这番分析,逻辑清晰,数据翔实,充满了“科学”与“理性”的光辉,让在场所有人都听得连连点头。
那位海军上将的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是啊,这太合理了。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妄图挑战物理定律和经济规律,其下场,只能是崩溃。
会议室里的气氛,从最初的些许凝重,迅速转变为一种轻松、甚至有些愉悦的氛围。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在未来的十年里,那个红色的东方巨人,是如何在自己的重压之下,轰然倒地,摔成一地碎片。
会议结束后,一项针对龙国的、以舆论抹黑和唱衰为主的“软战争”计划,被迅速启动。
第二天,星条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主流媒体,口径高度一致地,开始了对那片遥远土地上正在发生的、不为人知的宏伟工程的……无情嘲讽与诋毁。
《波托马克邮报》在头版刊登了一篇由资深评论员撰写的文章,标题是——《龙国的“新金字塔”:一个政权的最后狂欢?》
文章写道:“……当一个国家不再关心其人民的温饱,而是痴迷于建造那些虚荣的、毫无实际价值的‘奇观’时,历史已经无数次告诉我们,这往往是其经济崩溃和政权垮台的前兆。我们正在目睹的,不是一个国家的崛起,而是一个巨大泡沫在破裂前,所呈现出的、最虚幻的五彩斑斓……”
《华街日报》则从经济角度进行了“专业”分析,标题更加尖刻——《北京的“大跃退”:用人民的口粮,去填满无底的混凝土洞》
文章中,充斥着各种数据模型和图表,煞有介事地计算出,“盘古计划”将消耗龙国未来三十年的财政收入,并导致至少三千万人,陷入绝对贫困。文章的结论是:“任何有理智的投资者,都应该立刻、马上,抛售与这个疯狂国度相关的一切资产。”
更有甚者,一些小报和杂志,刊登了极具侮辱性的漫画:一个骨瘦如柴、穿着破烂中山装的巨人,正吃力地用一双筷子,去撬动一座巨大的山脉,而他的脚下,是无数嗷嗷待哺、面黄肌瘦的民众。漫画的标题是——《愚公的后代》。
一时间,在星条国所主导的舆论场中,龙国正在进行的、那场决定国运的伟大建设,被彻底扭曲成了一场荒诞、愚蠢、残暴的政治闹剧。
他们带着一种文明对野蛮、富足对贫穷的傲慢与优越感,隔岸观火,幸灾乐祸,等待着那场他们预言中的、必然到来的……盛大崩塌。
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所嘲笑的每一铲泥土,他们所讥讽的每一根钢筋,都正在为他们的误判,挖掘着坟墓;为他们未来的、更加巨大的震惊,埋下最深的伏笔。
在克里姆林宫的决策者们,因为那头突然变得陌生的东方巨龙而陷入惊疑与内部分裂之时,大洋彼岸,那座被誉为“山巅之城”的星条国,也终于通过其无孔不入的情报网络,捕捉到了“盘古计划”投下的、一缕更加诡异的阴影。
维也纳,多瑙河畔的冬夜。
一名伪装成钟表商的中央情报总署(cdI)特工,在圣斯蒂芬大教堂的钟声掩护下,与一个线人完成了一次教科书般的“死点交接”。他得到了一卷微型胶片,据说,里面藏着那个红色东方大国,关于未来能源规划的、一份石破天惊的……残缺备忘录。
为了这份情报,cdI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相信,这卷胶片,将成为一把钥匙,彻底解开他们对于“盘古计划”的所有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