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空投狂言(1 / 2)

林舟走进军工部特设会议室时,满屋子的高级干部和专家们正在小声交谈。这是\"苍鹰\"计划的季度推进会,各个子项目负责人都要汇报进展情况。

他轻轻咳嗽一声,室内立刻安静下来。林舟早已习惯这种突如其来的寂静——自从\"碳鸟\"项目成功,他在军工系统的地位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些曾经对他充满质疑的老专家们,现在看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某种近乎宗教般的狂热。

\"林工,请开始你的汇报。\"赵部长示意他站到会议室正前方的讲台上。

林舟整了整衣领,环视了一圈与会者,目光在几位关键人物身上稍作停留——发动机研究所的王院士,航空设计院的陈总工,军方代表郑将军,以及最近从调来的监督\"苍鹰\"计划的高级专员李处长。

\"各位好,今天我要汇报的是'苍鹰'计划的两个核心子项目——变循环发动机和飞翼构型机体的最新进展。\"

林舟按下投影仪开关,第一张幻灯片显示出一个极其复杂的机械结构图——变循环发动机的核心机部分,包括压气机、燃烧室和高温涡轮。

\"首先是变循环发动机。核心机部分已接近完成。\"

\"核心机采用了双转子设计,高压级压气机压比达到12:1,涡轮前温度控制在1300K以内,这在保证现有材料可靠性的同时,也能满足推力要求。\"

林舟指着投影中的一系列关键参数,语气平稳得仿佛在讨论今天的午餐菜单,而不是一项足以改变国家命运的核心技术。

发动机研究所的王院士探身向前,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林工,这些参数...我们前天才收到了最新的高温合金样品,你就已经完成了核心机设计?这种速度...\"

林舟微微一笑:\"王院士,设计和实际制造是两回事。我的设计已经考虑到了材料的极限性能,只要样品达标,就能立即投入制造。\"

不等王院士继续追问,林舟已经切换到下一张幻灯片——飞翼构型机体的整体结构图。

\"关于机体设计和制造,进展同样顺利。我们已经完成了80%的详细设计工作,其中40%的非核心部件已经进入制造阶段。\"

林舟指向投影中一个醒目的红色区域:\"这是最关键的混合材料连接区域,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特种合金的过渡带,目前我们已经解决了应力集中问题,采用渐变过渡设计,大幅提高了结构强度。\"

航空设计院的陈总工忍不住插话:\"林工,这种连接方式我们从未尝试过,风洞试验进行了吗?\"

\"还没有,\"林舟坦率地承认,\"但我们的计算机模拟显示,这种结构在超音速状态下的气动性能极为稳定,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陈总工皱了皱眉,但没有继续追问。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林舟的\"计算机模拟\"指的是那台神秘的\"银星\",一台性能远超外界认知的计算设备,它的计算结果迄今为止尚未出现过错误。

\"总结一下,\"林舟合上手中的文件夹,\"按照目前的进度,发动机和机体的研发都处于可控状态,没有遇到无法克服的技术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