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梦境里的“郑王”(2 / 2)

他伸出小手,紧紧抱住柴荣的脖子,声音坚定:“爹爹,爷爷,我知道了。我以后一定好好学本事,好好听娘的话,一定守住后周的江山,护好百姓,不让爷爷和爹爹失望,也不让娘再辛苦。”

柴荣和郭威听到这话,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柴荣轻轻推开他,伸手擦去他眼角的湿意,眼底满是期许:“好,爷爷和爹爹都相信你。等你将来做成了好皇帝,我们就天天来看你,陪你说话,给你讲爷爷当年打仗的故事。”

郭威也走过来,从怀里掏出一块小小的玉佩——那玉佩是用暖玉做的,雕着一只展翅的雄鹰,在火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这是爷爷当年打仗时戴的玉佩,能保平安。”他把玉佩系在柴宗训的脖子上,轻轻拍了拍,“戴着它,就像爷爷在你身边陪着你一样,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要怕。”

柴宗训摸着脖子上的玉佩,暖意在胸口慢慢散开,像暖炉里的炭火,熨帖得他心里格外舒服。他刚想再说些什么,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宫女慌张的呼喊:“陛下!太后娘娘来了!”

郭威和柴荣对视一眼,眼底满是不舍。柴荣连忙将柴宗训放回软榻上,帮他理了理狐裘的领口,又摸了摸他的头:“宗训,你娘来了,我们该走了。记住我们说的话,好好跟你娘说话,别惹她生气。”

郭威也弯腰,轻轻捏了捏他的脸颊:“我们明天再来看你,给你带御膳房新做的桂花糕。”

柴宗训舍不得他们走,伸手想抓住柴荣的衣袖,可指尖却扑了个空。眼前的两道身影渐渐变得透明,先是郭威肩上的铠甲,再是柴荣月白的常服,最后连他们的声音都消失在了空气里,只留下脖子上温润的玉佩,证明刚才的一切不是梦。

“爹爹!爷爷!”他急得想追上去,殿门却“吱呀”一声被推开,符太后提着裙摆走了进来。她穿着一身深紫色的宫装,发髻上只插着一支白玉簪,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眼底还有淡淡的青黑,显然是刚处理完政务,还没来得及歇息。

看到柴宗训赤着脚站在地上,符太后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快步走过来将他抱回软榻上,语气里带着一丝责备:“怎么又不穿鞋?地上这么凉,冻坏了怎么办?宫女呢?怎么没看着你?”

柴宗训看着娘疲惫的脸,想起爷爷说娘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心里忽然有些心疼。他伸出小手,轻轻摸了摸符太后的眼角:“娘,你是不是很累?你坐下歇歇吧,我不惹你生气了。”

符太后愣住了。她没想到一向爱跟自己顶嘴的儿子,会突然说出这样的话。她看着柴宗训眼底的真诚,又看了看他脖子上陌生的玉佩,心里忽然软了下来。她在软榻旁坐下,伸手将他搂进怀里,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宗训,娘不是故意对你凶,是娘……是娘怕你出事,怕你守不住这江山,怕对不起你爹爹,对不起先帝……”

柴宗训靠在娘的怀里,听着她的哭声,心里也有些发酸。他伸出小手,紧紧抱住娘的腰,小声道:“娘,我知道。爷爷和爹爹都跟我说了,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我以后一定好好学本事,好好听你的话,帮你一起守江山,护百姓,再也不任性了。”

符太后听到“爷爷和爹爹”几个字,身体忽然一僵。她低头看着柴宗训,眼神里满是疑惑:“宗训,你说什么?爷爷和爹爹?先帝他……”

柴宗训这才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他想起爷爷和爹爹说不能让别人知道他们来过,连忙低下头,小声掩饰:“没……没什么,娘。我是说,我想起爷爷和爹爹以前说的话了,所以我才知道娘很辛苦。”

符太后盯着他的眼睛,似乎想看出些什么。可柴宗训的眼神很真诚,没有丝毫说谎的样子,她只好压下心里的疑惑,伸手摸了摸他脖子上的玉佩:“这玉佩是哪里来的?我怎么从没见过?”

“是……是我在枕头底下找到的。”柴宗训连忙撒谎,手指紧张地抠着狐裘的领口,“我觉得好看,就戴上了。”

符太后没有再追问,只是轻轻拍了拍他的背,声音温柔了许多:“娘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就是年纪还小,不懂事。以后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就问娘,别自己瞎琢磨,更别随便相信别人的话,知道吗?”

“嗯!”柴宗训用力点头,靠在娘的怀里,心里忽然觉得格外踏实。他摸了摸脖子上的玉佩,又看了看暖炉里跃动的炭火,心里默默盼着:明天晚上快点来,他还有好多话想跟爷爷和爹爹说,想问问爷爷当年打仗的时候,是不是也遇到过这么多困难,想告诉爹爹,他一定会努力做个好皇帝,不让他们失望。

殿外的风雪渐渐小了,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暖炉旁的地毯上,映出一片淡淡的银辉。符太后抱着柴宗训,轻轻哼起了他小时候常听的摇篮曲,声音温柔得像春风,拂过柴宗训的心头。他闭上眼睛,感受着娘怀里的暖意,还有脖子上玉佩的温润,渐渐进入了梦乡。梦里没有狭小的房子,没有“郑王”和“宋陛下”,只有爷爷和爹爹的笑容,还有娘温柔的眼神,像暖炉里的炭火,永远都那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