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祥瑞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的底气又足了几分。她抬手抽出腰间的七星剑,剑身在晨光里泛着冷光:“朕在此立誓,三日后兵发汴梁,若不能收复故土、接回亲眷,朕便与大军共存亡,永不回洛阳!”
“愿与太后共存亡!”所有将士再次单膝跪地,声音比之前更响亮,更坚定。晨雾渐渐散去,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落在旌旗上,落在将士们的甲胄上,也落在符祥瑞和柴宗训的身上,像是给这支即将出征的队伍,镀上了一层金色的铠甲。
散队后,符祥瑞牵着柴宗训往回走,李谷跟在身后,低声说:“太后,方才探马还说,辽营那边有少量骑兵在洛阳北面的山口巡逻,虽未靠近,但也需提防他们察觉我们的动向。”
“辽人暂时不敢动。”符祥瑞脚步没停,目光望向汴梁的方向,“他们还在等赵匡胤的割地和岁贡,只要我们速度够快,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拿下汴梁,他们就没了要挟的筹码。”
她顿了顿,又说:“你再派些探马,密切盯着辽营的动静,一旦有异常,立刻回报——我们的主力都要去汴梁,洛阳城不能出任何差错。”
“臣遵旨。”李谷躬身应道。
回到宫中时,内侍来报,义勇队的百姓已在城南校场集合,女辅营的队长们正在教他们搭箭。符祥瑞点点头,牵着柴宗训往校场走去。远远便看见校场上挤满了人,百姓们拿着刚领到的弓箭,跟着女兵们的动作,笨拙却认真地拉弓、瞄准。王二站在最前面,虽然手臂因用力而发抖,却依旧咬着牙,不肯放下弓箭。
符祥瑞走到王二身边,看着他手中的弓箭,轻声说:“王二,慢慢来,别着急——守城不是靠蛮劲,是靠准头和耐心。”
王二见是太后,忙放下弓箭,躬身行礼:“太后放心,俺们都在好好学,三日后大军出征,俺们定能守住洛阳城,不让辽人有机可乘!”
符祥瑞看着校场上认真训练的百姓,又看向不远处正在教太监们搬石头筑防御工事的女兵,心里忽然安定下来——她知道,这场仗很难打,但只要洛阳城还在,只要这些百姓和将士还在,后周就还有希望。
柴宗训忽然指着校场中央的旗杆,小声说:“娘,你看,那面‘周’字旗,在风里飘得好高。”
符祥瑞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红色的旗帜在风中舒展,像一只展翅的鸟儿,朝着汴梁的方向飞去。她握紧儿子的手,轻声说:“训儿,三日后,我们就要跟着这面旗帜,去把小姨接回来,去把属于我们的东西,都拿回来。”
柴宗训点点头,将并蒂莲荷包举到母亲面前:“娘,这个荷包会保佑我们的,我们一定会赢。”
符祥瑞看着荷包上的并蒂莲,眼眶微微湿润。她抬头望向天空,阳光正好,风也温柔——三日后,便是决战之时,她会带着后周的希望,带着将士们的热血,带着儿子的期盼,踏平汴梁,重振后周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