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 第202章 后周官员们听闻纷纷来到符太后面前:娘娘,不能啊。

第202章 后周官员们听闻纷纷来到符太后面前:娘娘,不能啊。(2 / 2)

“哦?为何觉得‘周’字不妥?”符祥瑞有些意外,之前她也听过改号的提议,还以为官员们会更倾向于去掉“后”字,彰显新朝气象。

李谷抬眼看向众人,见不少官员都点头附和,才继续说道:“娘娘有所不知,我等与各州府官员议事时,提及‘后周’二字,无论是老臣还是新归附的官员,都觉得顺口;若只说‘周’字,反倒觉得空泛,像是忘了先皇柴荣打下的基业。再者,如今天下未定,宋军、联军各据一方,保留‘后’字,也是在告诉天下人,我们守的是先皇的江山,念的是先皇的恩情,这样更能凝聚人心。”

户部侍郎王溥立刻补充:“臣也觉得‘后周’二字好!上个月新归附的蔡州、随州,百姓们听说要改号,还专门派人来洛阳问‘是不是要忘了柴先皇’,可见‘后周’二字在百姓心里,早已不是一个国号,而是对先皇的念想,对太平的期盼。”

符祥瑞的心里泛起一阵暖意。她想起柴荣临终前,握着她的手说“守住后周,就是守住百姓”,如今这些官员,无论是旧部还是新附,都把“后周”二字放在心上,把柴荣的基业放在心上,这比什么都重要。

她站起身,走到舆图前,指尖轻轻抚过上面密密麻麻的州府名称——从最初的汴梁周边二十州,到如今的洛阳为都、五十州府连成一片,每一寸土地,都是将士们用鲜血换来的,都是百姓们用信任支撑的。

“好,就依诸位大人所言,仍称‘后周’。”符祥瑞的声音坚定而清晰,“至于‘女辅营’,就由韩令坤尚书负责招募训练,李谷尚书负责筹备衣甲兵器,王溥侍郎负责协调粮草供应——三日之后,在军营校场举行开营仪式,让洛阳百姓都看看,我后周的女子,也是能为家国出力的!”

官员们纷纷起身拱手,齐声应道:“臣等遵旨!”

暖阁里的气氛渐渐轻松起来,官员们又围着舆图,说起了新归附州府的情况——汝州的粮种已经下田,许州的城防修缮已完成大半,郑州的商路也重新开通,来往的商贩比上个月多了三成。

“娘娘,”赵晁想起一事,笑着说道,“上个月我从郑州来洛阳时,见着不少宋军的逃兵来归附,他们说宋军将领克扣军饷,还强迫士兵抢夺百姓财物,哪像我后周,不仅不抢百姓,还帮着灾民重建家园。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汴梁周边的州府,怕是也会主动归附我后周!”

符祥瑞点点头,心里却没有放松。她知道,宋军撤兵只是暂时的,联军包围汴梁也未必真心帮后周,如今后周势力壮大,更要步步谨慎。她看向窗外,庭院里的梧桐叶虽落了,可那棵从汴梁移栽来的桂花树,却抽出了新的枝芽,嫩绿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着光。

“诸位大人,”符祥瑞转过身,目光落在每一位官员脸上,“如今我后周虽有五十州府,可根基未稳,百姓们盼的是太平,将士们盼的是安稳。我们不仅要守住洛阳,守住汴梁,更要守住百姓的信任,守住先皇的基业。往后,还需诸位大人同心同德,共渡难关。”

官员们都郑重地点头,暖阁里的阳光透过窗棂,落在舆图上“后周”二字上,像是给这两个字镀上了一层金光。李谷看着符祥瑞沉稳的模样,想起柴荣当年在淮南议事时的情景,心里忽然觉得,有这样一位太后坐镇洛阳,有这样一群同心协力的官员,后周的未来,定能如这洛阳的晨光一般,越来越亮。

众人散去时,夕阳已经西斜,把东宫的宫墙染成了暖红色。符祥瑞站在廊下,看着官员们的身影渐渐远去,心里满是安定。柴宗训从后院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只新编的梧桐叶蚂蚱,蹦蹦跳跳地跑到她身边:“娘,韩通叔叔说,明天就开始招募‘女辅营’的姐姐们,我能不能去帮忙呀?我还想教她们编蚂蚱呢!”

符祥瑞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指了指庭院里的桂花树:“当然可以。等‘女辅营’开营了,娘就带你去校场,看看那些姐姐们训练的模样。等将来,咱们还要带着‘女辅营’的姐姐们,一起回汴梁的御花园,摘桂花、做糕、看月亮,好不好?”

柴宗训用力点头,小脸上满是期待。晚风拂过,带着桂花的香气,吹动符祥瑞的裙摆,也吹动了廊下悬挂的“后周”旗帜,旗帜在夕阳下猎猎作响,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坚守、关于希望的故事——这故事,属于柴荣,属于符祥瑞,属于每一个为后周努力的人,也属于这片正在渐渐走向太平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