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符祥瑞:孟州风起待攻城
潼关行营的中军大帐内,鎏金铜炉里燃着安神的沉香,烟气袅袅缠绕着帐顶悬挂的鎏金兽首灯。符太后身着素色绣金凤的朝服,端坐在铺着白虎皮的帅椅上,指尖轻轻叩击着案几上的舆图——那上面用朱砂新圈出的“孟州”二字,正对着潼关的方向。帐外传来甲叶碰撞的脆响,随即斥候统领李忠掀帘而入,单膝跪地,甲胄上的霜雪簌簌掉落。
“启禀太后,孟州那边有新动静了!”李忠的声音带着长途奔袭的沙哑,却难掩振奋,“石守信麾下三支旧部昨夜集体倒戈,现在孟州城已被王审琦将军掌控!”
符太后握着象牙柄折扇的手微微一顿,眸中闪过亮色:“细细说来,是哪三支队伍?王审琦如何做到的?”
“回太后,是天武军、龙捷军残部和神卫军。”李忠俯身回话,将斥候传回的细节一一禀明,“天武军本是王审琦旧部,他以‘天武都虞候’令牌为信物,老兵们见牌后当即倒戈;龙捷军校尉张万隆是王将军故交,经亲卫李三游说,带着全营归附;神卫军多是孟州子弟,王克己主事联络其家人捎去家书,再辅以粮草接济,校尉干脆带着队伍开了营门。”
帐下侍立的枢密使魏仁浦抚须颔首:“王将军这步策反计走得精妙,既省了兵力,又壮了声势。如今石守信腹背受敌,已率残部往东北撤去,想来是要等慕容延钊的援军。”
符太后抬手示意李忠起身,目光扫过舆图上孟州周边的山川:“石守信败走,孟州城内民心如何?城防布署可有变化?”
“民心归向极为明显!”李忠直起身,语气愈发肯定,“斥候混进城看到,百姓自发在城门口摆了粥摊,给投诚的士兵送热食。王审琦已让赵承业重整防务,原先宋军的守城器械全被用上,还加派了弓弩手守在西城门——那正是咱们大军主攻的方向。”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对了,王将军特意让斥候带话,说孟州城内粮草尚可支撑半月,只待太后大军一到,便可内外夹击慕容延钊。”
符太后嘴角扬起浅淡的笑意,折扇轻合:“好,王审琦没辜负先帝的信任。先锋王虎那边,今早送来捷报说首战告捷,击溃了宋军的前哨部队,想来此刻已逼近孟州外围。”她转向魏仁浦,“传令下去,明日卯时拔营,全军向孟州开进,务必在慕容延钊抵达前与王审琦汇合。”
魏仁浦躬身领命,刚要退下,符太后忽然开口:“等等,李筠将军那边的联军筹备得如何了?咱们要攻孟州,少不了他们牵制汴梁的兵力。”
帐外适时走进来的礼部尚书窦仪捧着文书上前,躬身道:“太后放心,李筠将军那边一切妥当。潞州已集结三万精兵,北汉的援军也在本月初抵达了边界,只待咱们这边攻城的信号,便会直取泽州,切断宋军的粮道。”
“还有更可喜的消息。”窦仪展开文书,声音洪亮,“截至昨日,已有十个州郡公然举旗反宋,其中包括相州、邢州这些重镇。地方官要么是先帝旧部,要么是不满赵匡胤篡逆的义士,都派人送来降书,愿听太后调遣。”
符太后眼中的阴霾彻底散去,轻轻拍了下案几:“这是天大的好事!赵匡胤篡夺后周江山,本就名不正言不顺,如今十州响应,可见民心仍在我后周。”她看向众人,语气坚定,“这些州郡要好好安抚,待光复汴梁后,定要论功行赏。”
“太后圣明。”众人齐声应和,帐内气氛愈发高昂。
这时,一直沉默的禁军统领高怀德忽然发问:“李大人,上月联军攻孟州失利之事,如今可有复盘?十万大军折损大半,到底败在何处?”
此言一出,帐内瞬间安静下来。李忠脸色微变,拱手道:“此事斥候也查明了。上月联军败北,一是因为各部协调不畅——南唐的水军迟到三日,错过了夹击时机;二是中了石守信的诱敌计,以为城内空虚贸然攻城,结果陷入宋军的埋伏;三是粮草被截,南汉的后勤部队在半途被赵匡胤派来的轻骑击溃,军中无粮自然溃散。”
“一群乌合之众,白白折损了兵力。”高怀德低声斥道,语气中满是惋惜。
符太后却缓缓摇头:“也不能全怪他们。赵匡胤麾下的禁军本就是后周精锐,加之他刚登基,正是军心最稳的时候。只是不知,经此一败,辽、北汉、南唐这些国家如今都有什么动静?还肯出兵相助吗?”
李忠早有准备,立刻回话:“北汉主刘钧倒是态度坚决,毕竟与赵匡胤有旧怨,又靠着辽国扶持,已派使者来称,愿再出两万骑兵助战。南唐和南汉却有些犹豫,斥候探得消息,他们上月损兵折将后,都在国内休整,暂无出兵之意,只派了使者来表示‘愿声援后周’,想来是怕再遭败绩。”
“声援?不过是观望罢了。”魏仁浦冷笑道,“他们既想借咱们削弱宋朝,又怕引火烧身,这般首鼠两端,成不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