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 第119章 李筠对刘词:刘词,你现在也和赵匡胤联络。不能让赵匡胤

第119章 李筠对刘词:刘词,你现在也和赵匡胤联络。不能让赵匡胤(2 / 2)

李筠看着刘词激动的模样,眼眶微微发热。他原本以为,刘词会为了自保答应这个提议,却没想到这位老将如此决绝。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好样的!既然你也这么想,那咱们现在就反了,不再遮遮掩掩!”

“反是对的,可怎么反?”刘词冷静下来,眉头皱起,“两州的宋军还在咱们眼皮子底下,咱们手里的嫡系部队加起来也不过五万,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而且赵匡胤一旦知道咱们真反了,肯定会派大军来剿,到时候腹背受敌,咱们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李筠走到疆域图前,手指在“许州”旁边的“陈州”一点:“陈州守将是王审琦,他是后周旧部,当年和我一起跟着郭威陛下打仗,对赵匡胤篡权也心怀不满,只是不敢明说。我之前已经派人给他送了信,隐晦提了反宋的想法,他虽然没明确答应,却也没拒绝——这就是咱们的机会。”

“你的意思是,联合王审琦?”刘词眼睛一亮。

“没错。”李筠点头,“只要王审琦肯站在咱们这边,陈州的兵马就能和咱们的人汇合,到时候咱们手里有了十万左右的嫡系部队,再想办法策反两州里那些对赵匡胤不满的宋军,就能和他拼一拼。”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策反宋军不能急,得慢慢来。咱们可以先从粮草入手——两州的宋军虽然听赵匡胤的,但他们也是人,要吃饭、要穿衣。咱们可以借着‘安抚军心’的名义,给他们送些粮草、棉衣,让他们知道,跟着咱们,比跟着赵匡胤有好处。同时,你继续和赵匡胤联络,给他画饼,说许州的宋军‘忠心耿耿’,可以随时调去支援汴梁,让他放松警惕。”

刘词摸着下巴,思索片刻:“这个办法可行。不过,咱们得有个响亮的口号,才能凝聚人心,不管是咱们的嫡系部队,还是那些可能被策反的宋军,都需要一个理由跟着咱们拼命。”

李筠眼睛一亮:“你说得对,口号很重要。咱们举的是后周的旗,那口号就得围绕‘复周’来。我想想……‘复后周,诛赵贼,还天下太平’怎么样?”

“‘还天下太平’有点空。”刘词摇头,“那些士兵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家人、田地,不如改成‘复后周,诛赵贼,保家护田’。这样一来,他们就知道,跟着咱们反宋,不只是为了后周,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自己的田。”

李筠拍了下手:“好!就用‘复后周,诛赵贼,保家护田’!咱们明天就把这口号贴遍许州、潞州的大街小巷,再让将领们在军营里宣讲——赵匡胤篡夺后周江山,害得百姓流离失所,咱们反他,就是要把他赶下台,让柴氏陛下重掌江山,让大家能安安稳稳过日子,守着自己的家和田地。”

他走到门口,推开一条缝,看着外面渐渐小了的风雪,声音里满是期待:“只要人心齐了,就算两州的宋军有一多半是赵匡胤的人,咱们也能把他们拉过来。到时候,许州、潞州、陈州连成一片,再加上潼关的太后和幼帝,咱们就能和赵匡胤真正抗衡,说不定真能夺回汴梁,让后周的旗重新插在中原的土地上!”

刘词走到他身边,顺着他的目光望向远方,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好!那就按你说的办!明天我就给赵匡胤写‘忠心信’,你去安排贴口号、送粮草的事。咱们一步步来,就算前面再难,也得走下去——为了郭威陛下,为了后周,也为了这天下的百姓!”

议事厅里的炭火依旧噼啪作响,却不再是之前的凝重,反而多了几分暖意。窗外的雪渐渐停了,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照下来,落在刺史府的匾额上,仿佛也在为这两位后周旧臣的决心,添了一丝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