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一片死寂。
苏云的声音不响,却像一块石头,砸进了平静的湖面。
开北境互市。
这六个字,让在场所有老臣的脸色都变了。
“荒唐!”
御史大夫张柬第一个站了出来,胡子气得发抖。
“首辅大人,祖宗之法,不可擅改!北境蛮夷,狼子野心,与他们互市,无异于开门揖盗,资敌自弱!”
“张大人说得对!”户部尚书跟着附和,“每年北征的军费已是天量,若再开互市,让他们用几张羊皮就换走我大周的铁器、食盐,不出三年,北境必将养出一头喂不饱的白眼狼!”
一时间,附和之声四起。
苏云站在原地,一言不发,静静地听着。
等殿内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他才抬起眼,看向张柬。
“张大人,我只问你三个问题。”
“北境的蛮夷,杀得完吗?”
张柬一愣,随即梗着脖子道:“我大周将士用命,早晚……”
“杀不完。”苏云直接打断他,“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杀了一批,草原深处又会冒出新的一批。”
“第二个问题,朝廷的兵,耗得起吗?”
苏云的目光扫过户部尚书。
“北境三十万大军,每日人吃马嚼,就是一座金山。年年打,月月防,国库还能撑几年?”
户部尚书的嘴唇动了动,没说出话来。
“第三个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苏云的声音冷了下来,“他们为什么年年南下劫掠?”
他没等任何人回答,自己给出了答案。
“因为他们缺衣,缺粮,缺铁锅,缺所有能让他们活下去的东西。我们把他们当畜生,他们就只能用畜生的法子,来抢一口吃的。”
“所以,堵,是堵不住的。”
苏云走到那幅巨大的舆图前,手指重重地敲在平凉城以北的草原上。
“与其被动挨打,不如我来定规矩。”
“他们要盐,可以,拿战马换。一匹上好的草原马,换五斤盐。”
“他们要铁锅,可以,拿牛羊换。十头羊,换一口锅。”
“他们要布匹,要茶叶,都可以。但所有交易,必须在平凉城外,由官府设立的市集进行。所有蛮夷部落,必须登记在册,才能获得交易资格。”
苏云转过身,看着目瞪口呆的群臣。
“诸位大人,这不是资敌。这是用他们的贪欲,作我大周的笼子。用他们的牛羊,来养我大周的兵。用他们的互相攀比,来探知他们的虚实。”
“这,就叫‘以商制夷’。”
大殿再次陷入了寂静。
这一次,却无人反驳。
“首辅所言,甚合朕意。”
一直沉默的女帝,终于开口了。
她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此事,便定名为‘北境新政’。除互市外,北境屯田、兵制改革,一并推行。”
她看向苏云。
“苏卿,由你全权督办。朕,给你一道密旨,北境军政,你可先斩后奏。”
苏云躬身:“臣,遵旨。”
退朝后,苏云回到首辅府。
徐耀祖早已等得焦急,一见他进门,立刻迎了上来。
“先生,林家的人送东西来了。”
徐耀祖压低声音,递过来一个厚厚的油布包。
苏云接过,走进书房,解开布包。
里面是一本册子,和一叠写满了人名、地址的信纸。
册子详细记录了“观星者”这些年在京城乃至大周各地的秘密据点,联络方式,甚至还有一些成员的名单。
苏云翻得很快,册子的最后一页,只有一句话。
“园丁,从不远离老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