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赵家暗中阻挠新政,恐吓想要领田的百姓。
"
萧墨寒面色冷峻:
"传令各州,若有阻挠新政者,无论身份,一律严惩不贷。
"他顿了顿,
"告诉李氏,若再敢阻挠,就让他们见识见识本王的手段。
"
与此同时,云太后在慈宁宫中召见各位命妇。
"新政推行,还需各位夫人多多支持。
"云芷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茶沫。
一位贵妇小心翼翼地问:
"太后娘娘,这分田之事......臣妇家中确实有些为难。
"
"怎么?
"云芷淡淡一笑,
"诸位夫人是觉得,自家田产比江山社稷还要重要?还是说......
"她放下茶盏,声音转冷,
"觉得哀家的话,可以不听?
"
"臣妇不敢!
"众命妇慌忙跪地。
在萧澈的坚持、萧墨寒的铁腕、云太后的周旋下,新政终于得以顺利推行。
边境之地,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报——突厥左部犯边,已连破两座烽火台!
"
程烈如今已是镇北大将军,闻言拍案而起:
"来得正好!让这些蛮子见识见识我大梁的兵锋!传令下去,全军集结!
"
战场上,大梁将士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突厥骑兵在密集的箭雨中溃不成军。
"将军,俘虏如何处置?
"
程烈望着溃逃的敌军,沉声道:
"押送回京,交由陛下发落。记住,不得虐待俘虏,要让他们见识我大梁的气度。
"
养心殿内,萧澈看着战报,面露欣慰。
"皇叔带出来的将领,果然个个都是英才。
"
萧墨寒微微躬身:
"是陛下治国有方,将士们才得以尽展所长。程将军这一仗打得漂亮,既彰显军威,又不失仁义。
"
春去秋来,大梁国力日盛。终于在一个草长莺飞的日子,突厥可汗派王子为使,带着珍贵贡品,跋涉千里来到帝都。
"外臣代表突厥各部,愿永为大梁北藩,岁岁来朝,永不犯边。
"承天殿前,突厥王子跪地献上降书,声音颤抖。满朝文武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消息传开,举国欢庆。从烟雨江南到苍茫塞北,百姓自发地载歌载舞,庆祝这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
皇宫高台之上,萧墨寒与云芷并肩而立。岁月在他发间染上霜白,却更添沉稳气度。
"我们做到了。
"他轻声道,握住云芷的手。
这双曾经执掌千军万马、沾染过无数鲜血的手,此刻只剩下满腔柔情。
云芷回握住他,眼角细纹掩不住温婉笑容:
"是啊,他做得比我们想象的更好。你看,这万家灯火,多么美。
"
她望向承天殿的方向,那里有他们共同的儿子,正在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还记得当年在冷宫时......
"
"都过去了。
"萧墨寒打断她,
"往后余生,我们只需看着澈儿开创太平盛世。这些年,辛苦你了。
"
夕阳西下,为整座皇城镀上金光。街道上百姓的欢笑声隐隐传来,勾勒出一幅海晏河清的盛世画卷。
"明日我想去西山别院小住。
"云芷忽然道。
"我陪你。
"
"朝政......
"
"有澈儿在。
"萧墨寒微笑,
"是时候让他完全独当一面了。这些年,他已经证明了自己。
"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两人相携的身影在宫灯映照下渐渐远去,与他们共同守护的这片锦绣山河融为一体。
这一夜,帝都灯火通明,彻夜不眠。而属于大梁的盛世,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