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宁愿南迁活着,像赵构那样到处跑,也不愿意死在北京。
活着就还有机会,可死了就一了百了了。
什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那是没得选的情况下,有的选,他巴不得马上飞到南京。
大明可与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不一样。
南京也不只是陪都那么简单,南京也有一套朝廷班子,制度上与京城别无二致,同样有六部,同样有各级官员。
他都怀疑,当年成祖爷保留南京这一套朝廷班子,就是为了将来有朝一日,北边不行了,就让皇帝跑到南边去。
因为有现成的官员,现成的制度,现成的体系,皇帝当天到南京,当天就能高效的运转制度,不管是北伐也好,还是其他,可比重新建立一套秩序快多了。
但自己就没能南迁?
为什么?
朱由检想了想,很快想通了……
呵,不就是想迎新君,献旧帝么?他这个皇帝,就正好是投名状。
不用想,肯定有忠臣提出过南迁,但遭到了那些想卖国的畜生反对。
就在朱由检不爽之时……
“陛下,抄家的账单出来了!”就在这时,王承恩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朱由检心中一动,点头道:“嗯,进来吧!”
王承恩快步入内,双手把账单呈上。
朱由检快速接过,一共六张账单,分别是李国瑞与吴惟英的。
至于朱纯臣与张缙彦的,目前人还在审讯中,得等审完了才能抄家。
朱由检上下扫视着,一张,两张……
直到六张全部看完,脸色却沉了沉。
将账单用镇纸分别压在御案上,一眼扫过去,纸写的倒是密密麻麻。
什么古玩珠宝价值多少,什么银票地契价值多少……
最后,得出总结,李国瑞家,总价值十二万两。
吴惟英家,总价值十六万两。
两家加起来,一共二十八万两。
同时还说,二十万两入国库,八万两入内帑。
“承恩,你看过了吗?”朱由检瞥了眼王承恩。
“回主子,账单出来,奴才第一时间就送来了,还没来得及看!”王承恩低声道。
“看看!”
朱由检抱臂脸色莫名,然后又瞥了眼曹文诏与毛文龙道:“你们也看看!”
王承恩一愣,疑神疑鬼的左右看看,却不见人影,怀疑皇帝是不是说错了?
但他也不敢问,也不敢说,也只是低头看着御案上的账目名单。
看完后,王承恩低声道:“薛阁老有心了!所思所行,还是念着主子的!”
“呵……”
朱由检瞥了眼王承恩,冷笑一声:“他念着朕?那你呢?这么多年了,是不是也倦了,厌了?”
王承恩一愣:“奴婢不明白,还请主子明示!”
“李国瑞与吴惟英,世受国恩,传了几代人,就抄出来二十八万两银子?你觉得可能吗?”朱由检瞪着王承恩。
“额……”
王承恩一愣,赶忙道:“圣明无过主子,主子的心比日月都明亮!”
朱由检冷哼一声:“朕明白是朕的事,朕现在要你说!”
“是。”
王承恩开口道:“武清伯家,从万历年间就开始经商,在勋戚之中,都以富庶出名;恭顺侯,更是两百年的世家,家业庞大,不知凡几,怎么也不至于才抄二十八万两银子,肯定是上下其手,贪墨了!”
朱由检反问:“那你觉得,有多少钱?”
“至少……一百万!?”王承恩试探性道。
“一百万?”
朱由检冷哼:“是一家一百万!”
“薛国观这老匹夫,说什么‘为解君忧敢辞其劳’?还说什么专门给朕八万两入内帑?”
他一把抓起那些账单,怒道:“朕的钱!”
“他们拿两百万,朕才拿八万!还要朕感谢他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