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萝卜与大棒(2 / 2)

“战,”林大虎的语气没有丝毫波澜,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无视都军府号令,心怀异志,视同叛逆。剿匪大军尚未完全解散,飞艇亦在待命。最多三日,你的人头,会悬挂在营地的旗杆上,你的部落,将由更识时务者统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面色发白的侍卫,“或者,札萨克可以现在试试,是你和你的这些勇士的刀快,还是我的枪快。”

随着他的话音,他身后一名队员看似随意地掀开了衣角,露出了插在武装带上的两把锃亮的手枪,机头大张,处于随时可击发的状态。

那冰冷的金属光泽,带着工业时代的高效与无情。

齐克图的呼吸骤然急促。

他毫不怀疑林大虎的话。

达尔罕贝勒的高墙都挡不住晋军,他这营地又能支撑几时?

“那……和呢?”他的声音干涩,带着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

“和,”林大虎语气依旧冰冷,“即刻启程,前往大同。之前称病之事,可不予追究。这是最后的机会。”

齐克图脸上的肌肉剧烈地抽搐着,挣扎、屈辱、恐惧最终化为一片死灰。

他环顾四周,看到的是侍卫们眼中同样难以掩饰的恐惧。

他引以为傲的勇武,在绝对的实力和冰冷的死亡威胁面前,显得如此可笑。

“当啷”一声,那把他视若珍宝的祖传宝刀,从他无力的手中滑落,掉在草地上。

他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高大的身躯佝偻了下来,对着身边的管家嘶哑地低吼:“备车……去大同!”

林大虎不再看他,调转马头,对着两名队员微微颔首。

三人如同来时一样,在一众蒙古勇士复杂难言的目光注视下,策马缓缓离开了营地,仿佛只是完成了一次微不足道的巡查。

几乎在同一时间,类似的场景也在伊克昭盟边缘一处较小的部落上演。

这个部落的头人那顺,自恃地处偏远,与山西素无往来,认为天高皇帝远,也选择了称病不来。

来探病的是情报处另一位干将,名叫赵青,性格不如林大虎那般冷硬,却更显缜密与耐心。

他没有带人直接闯营,而是只身一人,提着两包从大同带来的、印着领航者商标的精致茶砖和成药,笑容可掬地走进了那顺头人略显简陋的帐篷。

“那顺头人,”赵青将礼物放下,如同老朋友般寒暄,“听说您身体不适,林厅长特地命我送来些我们山西自产的药材,效果极好。”

他看似随意地聊着天,从剿匪后商路的安全,谈到领航者公司收购羊毛、皮张的公道价格,再谈到即将在大同展示的、能让土地增产的新农具和优种牲口。

那顺头人起初还心存戒备,但随着赵青的讲述,尤其是听到那些实实在在的利益时,眼神开始闪烁。

赵青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话锋悄然一转:“头人,这草原的规矩,眼看就要变了。跟着大势走,部落的牛羊能更肥,娃娃们能有书读,生病了有好药医。逆着大势,”

他轻轻叹了口气,拿起一块茶砖摩挲着,声音依旧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您看齐克图札萨克,那么英雄了得的人物,刚才也已经病愈,启程去大同了。这病啊,来得快,去得也快,关键是,得选对时候好。”

那顺头人听着这话,看着赵青那洞悉一切的笑容,再想想齐克图都已屈服,额头上瞬间沁出了冷汗。

他所有的侥幸心理,在这一刻被彻底击碎。

“赵……赵先生,”那顺的声音带着惶恐,“我……我这就准备,马上就去大同!之前是……是真不舒服,现在感觉好多了,好多了!”

赵青笑容不变,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

“那就好。头人是聪明人,以后部落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红火。”

当林大虎和赵青等人,分别带着或屈辱、或惶恐的病愈头人,追上前往大同的主力队伍时,一份份最新的情报也汇总到了林砚手中。

林砚放下情报,目光掠过窗外大同初具规模的工业区轮廓。

恩威并施,萝卜与大棒,自古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