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年华开幕前五日,领航者新城一改往日建设期的喧嚣,转而沉浸在一片紧张有序、细节至上的最后准备氛围中。
中心广场上,工人们正在搭建巨大的主舞台和灯光架;商贸区内,各家展位都在进行最后的装饰和铺货;空气中弥漫着新油漆、锯末、以及一种大战将至的兴奋感。
就在这片忙碌的景象中,林砚的马车悄然驶入。
他没有惊动太多人,直接来到了设在原规划接待室内的嘉年华筹备总指挥部。
指挥部内电报滴答声、人员快步走动的脚步声不绝于耳,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图纸、名单和时间表。
几位核心负责人——筹备处总干事、商业部代表、安保队长、卫生督察官以及省府派来的联络专员——正围着一张长条桌激烈讨论着最后一个细节,见到林砚进来,立刻全体起立。
“少爷!”
“林先生!”
众人纷纷问候。
林砚摆摆手,径直走到桌案前,目光扫过上面铺开的各种文件:“都坐吧。最后关头了,各方面情况再过一遍。从邀请名流开始。”
他看向省府联络专员和筹备处总干事。
总干事立刻翻开一个厚厚的烫金名册,恭敬地汇报:“回林先生,名流邀请函已全部发出并得到确认回复。除本省各市县政要、士绅、商会会长必到之外,重点邀请的省外贵宾包括:”
他念出了一串重量级的名字:
“孔祥熙先生(太谷孔家,时任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梁启超先生(虽在津,但其影响力巨大,已确认派代表出席)、熊希龄先生(前国务总理,热心教育)、周学熙先生(天津实业巨子)、虞洽卿先生(上海商会会长,已复电祝贺,因事忙恐难亲至,但派了重要代表)、天津、北平几家大国银行的经理、以及英美烟草公司、怡和洋行等在华北的主要洋买办。
均已安排好人手在太原火车站和正太饭店接待,确保万无一失。”
林砚微微颔首,这个名单兼顾了政、商、学各界,覆盖面极广,显示出了山西的能量和阎长官的面子。“接待流程和礼品都备好了?”
“备好了!每位贵宾下榻处都备有山西精粹礼盒,内含特供汾酒、十年陈醋、东方兰梦小米样品以及领航者金笔一支。重要活动均由专属马车接送。”
“好。”林砚转向商业部代表,“招商情况?”
商业部代表脸上带着疲惫却兴奋的光彩:“空前成功!林先生。省内商户,精选了三百二十一家,全部是各地品质最优的老字号和特产商,货物已按标准包装,七成已入库。外省商户,来自京津、沪杭、广州、汉口等地,共计一百四十五家,已有八成抵达太原,余下在路上。甚至还有两家法国洋行和一家德国仪器公司设了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