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马厩里的九十匹重型挽马,在经过几日的休养和适应,并与林砚的棋盘气运彻底融合后,已然褪去了远途跋涉的疲惫与不安。
它们变得精神抖擞,毛色愈发鲜亮,肌肉线条充满了磅礴的力量感,眼神温顺而通灵,仿佛早已将这片土地视为了故乡。
林砚每日都会过来,不仅是查看它们的健康状况,更是通过棋盘那无形的链接,更深层次地感受和理解着这些庞大生物的力量、耐力与极限。
这一日,夕阳将工业区的厂房拉出长长的影子。
林砚没有像往常一样只是静静感受,他让人搬来了一张小桌和椅子,就坐在马厩外的空地上,铺开一大张牛皮纸,手握一支炭笔,眼中闪烁着创造的光芒。
顾家姐妹一左一右地趴在小桌边,好奇地看着那些线条和数字从林砚笔下流淌而出。
“林砚,你在画什么呀?”菲菲眨着大眼睛问道。
“设计几种车辆,让这些大家伙的发挥本领。”林砚头也不抬,笔下行云流水。
“就像城里看到的那些马车吗?”嘉嘉小声问。
“有点像,但不一样。”林砚笑了笑,“它们力气更大,所以能拉的车也得更结实,装得更多,跑得更稳。”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前世零散的机械知识、今生通过棋盘获得的精准感知力、以及对当前时代工业制造能力的清晰认知,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马匹的力量参数、材料的应力特性、道路的常见条件等因素不断模拟、优化。
很快,三种马车的设计雏形便在他脑中清晰起来,并迅速转化为图纸上的精确线条和数据。
第一辆:重型货运马车(泰山型)
这将是工业区的运输主力,旨在解决钢铁厂、水泥厂、矿山之间重型部件、大型设备原材料(如大型铸件、钢锭、重型机械、大批矿石/煤炭)的转运难题,弥补卡车数量不足且无法承运超重货物的短板。
设计目标:极致载重、结构坚固、维护简便。
牵引配置:三匹夏尔马并列牵引(必要时可增加至四匹或五匹,以应对极端重载或复杂路况)。夏尔马以其无与伦比的绝对拉力著称,单匹平稳拉力可达1.5吨,爆发拉力更可接近4吨。三匹协同,可提供持续、稳定的巨大牵引力。
车体结构:
车架:采用高强度栎木与榆木复合骨架,关键承力部位(如车轴连接处、牵引杆根部)用领航者五金厂自产的低碳钢钢板(初步计划使用贝塞麦转炉钢)进行加固包裹,形成混合结构,既保证强度又控制重量。
车轴:粗壮的特制实心钢轴,直径达到120,由枯树林钢铁基地提供粗坯,太原工业区机械加工厂进行精加工和热处理。
车轮:巨大的双轮对设计,轮径约1.8米,以提供良好的越障和通过性。轮辋为钢制,外嵌由自行车公司的橡胶车间(已开始试验性生产)提供的实心粗橡胶胎,厚度达50,极大缓冲震动、保护路面、减少噪音。
货厢:平板拖车形制,方便吊装和捆扎。底板为厚木板铺就,四周有可拆卸的加强栏板,栏板高度约60。
数据指标:
空车重量:约~1.2吨
设计有效载重:~8吨(在三匹夏尔马平稳拉力4.5吨的舒适范围内,留有足够余量应对坡道和启动)
最大应急载重:~12吨(需四至五匹马牵引,且对马匹和车辆损耗较大,非必要不采用)
货台尺寸:长4.5米x宽2.2米
制动系统:传统的机械棘轮手刹(作用于后轮),兼有坡道驻车楔块。
应用场景:往返于工业区各厂矿、建设工地之间,运输钢铁基地产出的钢梁、大型机械零件、成套设备、大批量的水泥预制件等。
第二辆:豪华家用马车(青云型)
这是为母亲苏婉贞以及未来家族重要成员设计的出行工具,强调舒适性、安全性与奢华品味,彰显身份。
设计目标:极致舒适、行驶平稳、内饰豪华、外观典雅。
牵引配置:单匹最优秀的佩尔什马。佩尔什马力量与优雅并存,虽然绝对拉力略逊于夏尔马,但步伐平稳、气质高贵,且单匹拉动重量在1-1.2吨的马车绰绰有余,非常适合作为高级私人座驾的动力。
车体结构:
车架:轻量化但坚固的榆木或白蜡木车架,大量使用榫卯结构,结合少量钢制加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