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向北!再向北!(1 / 2)

剪彩仪式的喧嚣过后,晋兴银行总行八楼,苏婉贞那间视野极佳的办公室里,却依旧留着一小圈人。

空气里弥漫着雪茄、咖啡和一丝未散的兴奋气息。

这里进行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后会”。

阎长官自然坐在主位,他解开了军装最上面的扣子,显得颇为放松,手里夹着一支雪茄,却并没怎么抽,只是任由其散发着醇厚的香气。

他环视着这间现代化办公室,目光最后落在窗外可俯瞰大半个太原城的景致上,感叹道:

“婉贞经理,观哥儿,你们这地方,真是给我们山西长脸啊!比我在督军府的办公室可是气派多了!尤其是楼下那堆黄白之物,哈哈,看得俺老阎心里都踏实!”

他这话半是玩笑半是认真,语气里透着显而易见的满意。

今日晋兴银行展示出的实力,无疑给他脸上增光添彩,更重要的是,这金融心脏越是强健,所能泵出的血液(资金)就越是充足,对他治理山西、扩充实力的助益不言而喻。

苏婉贞微笑着亲自给阎长官的杯子里续上热茶,动作优雅从容:

“督军过誉了。银行能有今日,离不开督军和省府的大力支持。说到底,晋兴扎根山西,服务山西,银行的根基稳了,才能更好地为督军兴办的各项实业、为三晋百姓民生出力。”

她的话滴水不漏,既肯定了对方,也点明了银行的定位和作用。

“是这个理儿!”阎长官用力一拍沙发扶手,看向坐在稍远处沙发上的林砚,“砚哥儿,看你最近动作频频,说说,下一步有啥想法?总不能光守着这座金山吧?”

他语气亲昵,带着长辈对杰出晚辈的激赏和期待,更带着对核心智囊的咨询意味。

林砚放下手中那支把玩许久的钢笔,身体微向前倾。

他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平静:

“阎伯伯,我们年前四位一体计划(305章),如今已初见成果。

晋兴银行三十家县级分行,已悉数开业运营。

领航者公司的农牧公司已进驻各县,进行了高产小麦推广,目前不算晋城,各县今年种植林耐二号的小麦的农田已达百万之数。预计明年会有千万亩,覆盖全省七成农地。加之您刚特批的四百五十万亩盐碱地开荒,所涉农户,将是数百万之巨。

银行护卫团,各县前期进驻一个连,明年将全部扩编至满编团。大同方向,将单独配置一个旅级单位,五千人。

至今,一切推进顺畅,未遇像样阻力。这说明,外人尚未看清我们的全盘谋划。

下一步,我打算在长治筹建一所警察学校,将各县警察分批次调训整编,逐步换上我们的人。

预计最迟到一九一六年底,山西全省军政,将尽在阎伯伯掌控之中。”

他语速平稳,却掷地有声,勾勒出一幅清晰而惊人的蓝图。

“然后呢?”阎长官呼吸不禁急促了几分,身子前探,“山西虽好,终究是四塞之地……”

林砚站起身,走到墙上那幅巨大的华北地图前,手指精准地点在太原的位置,然后缓缓向西北方向移动,越过忻州、朔州,最终重重地落在一个点上——大同。

“大同?”阎长官眼神一凝,身体不自觉坐直,“王胡子那儿……煤炭倒是不少……”

“煤炭仅是其一,阎伯伯。”林砚打断了他,手指在大同周边画了一个圈,“大同之要,在于其地扼晋、冀、绥、蒙之咽喉,是通往塞外的门户,更是未来北进的桥头堡!

那里不仅有煤,周边广袤的土地下,据勘探,很可能还藏着铁矿、石灰石,乃至其他稀有矿藏!更是天然的农牧交错带,土地辽阔,足以养民千万。”

他的声音渐次拔高,带着超越年龄的战略视野:“若能以大同为基,向北辐射,控扼绥远,其战略纵深、资源潜力,将十倍于今日山西腹地!届时,进可经略蒙疆,退可固守雁门,山西才真正称得上根基深厚,有了逐鹿北地的底气!”

阎长官听得目光大亮,呼吸都微微急促起来!

林砚这番话,简直说到了他心坎里!

他虽盘踞山西,但无时无刻不想着扩张势力,北方的蒙古地区更是他垂涎已久的方向,只是困于实力和复杂的局势,一直未能大力施展。

“向北……再向北……”阎长官喃喃自语,猛地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死死盯着大同及其以北的广袤区域,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好!好一个向北再向北!砚儿,你看得比那些光会之乎者也的参谋远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