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震撼(1 / 2)

当验收队伍沿着那条崭新、坚硬、泛着微光的水泥路,穿过桑树苗初绽新绿的笔直行道,绕过第一座披上梯田绿装的丘陵,真正踏入那片环绕八座梯田丘陵山脚而建的庞大新聚居地时,先前在梯田和工业区积累的震撼,被眼前这规划严整、气象万千的居住图景推向了全新的巅峰!

尤其是那已交付入住的六百栋江南风格院落,以及后方那如同沸腾巨兽般吞噬天地的超级工地,强烈地冲击着每个人的感官与认知。

白墙!黛瓦!青砖!清澈的水道!

这六百栋整齐排列、粉墙黛瓦的院落,在初夏的阳光下,纯净得耀眼,典雅得惊心。

它们不再是图纸上的线条,而是活生生的家园。

青砖砌筑的厚重院墙,覆盖着深灰色小瓦的坡顶,粉刷得雪白耀眼的墙面,方正的小院格局——坐北朝南的正房,东西厢房,独立的灶披间,规划好的牲口棚位置。

每一处细节都透着超越时代的规整、实用和一种近乎奢侈的体面。

更令人惊叹的是配套:

宽阔平整的水泥主路,门前平行流淌的、用青砖衬砌得整整齐齐的梯形水道(虽然此刻无水,但那规整的形态已预示了未来的清流潺潺),以及路肩那一排排努力舒展着嫩叶的桑树苗。

这一切,构成了一个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农村样板。

冲击力是直接的、视觉化的:

商会会长赵德茂倒吸一口凉气,手指无意识地用力,差点捻断佛珠。

他做的是布料生意,深知体面二字对普通百姓意味着什么。

眼前这一片白墙黛瓦,比县城里许多中等人家住的还要好!

这哪里是安置灾民和村民?

这是在打造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堡垒!

他脑中飞快计算着:六百户如此,那后面数千户呢?

这需要多少砖瓦、木料、人工?

这背后又代表着多么恐怖的资源调动能力和财富积累?

老举人和乡绅们的震撼则带着一种文化上的颠覆。

他们熟读诗书,向往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意境,但那只是文人笔下的想象或富商巨贾的园林。

如今,这意境竟被大规模地、实用化地复制在了这北地山乡,成为普通村民的居所!

看着那粉墙黛瓦倒映在干涸却工整的水道里(想象有水时的景象),看着村民脸上那种做梦般的满足,他们长久以来土坯茅屋是农人本分的观念被狠狠击碎。

一位乡绅指着那白墙,声音发颤:“粉壁…这,这得多少石灰?多少人工?只为农舍?林氏…林氏这气魄…已非我等所能度量!”

记者们的镁光灯和速记笔再次疯狂运作。

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最具人文冲击力的画面:那个年轻后生扶着白发老娘,站在簇新的院门前,兴奋地指点着青砖厚墙和黑亮瓦片;老妇人颤抖的手抚摸着冰凉的砖墙,眼中含泪念叨着托了砚哥儿的福。

这画面,比任何宏大的工程更能说明安家立业的真实含义!

当众人的目光越过这片白墙黛瓦的宁静家园,投向后方时,一片浩瀚无垠、尘土飞扬的超级工地,如同沸腾的黄色海洋,粗暴地闯入眼帘,瞬间淹没了所有感官!

目光所及,地基网格如同大地的棋盘,无边无际,深深嵌入土壤。

密密麻麻的砖垛堆成连绵的丘陵,青灰色的瓦片堆积如山,黄沙与碎石堆砌的堤岸,散发着松脂清香的原木森林…各种建材的山峦构成了工地最原始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