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从民国种田开始科技兴国 > 第241章 鸡鸣鼎沸,猪壮栏盈

第241章 鸡鸣鼎沸,猪壮栏盈(2 / 2)

鸡吃了长膘快,下蛋更勤,这道理我懂!

回头我就跟老周头合计去,保管把这粮草用在刀刃上!”

林砚的目光再次投向鸡舍外那片空地,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规划:“另外,六婶,你跟我爷爷说一声,鸡舍这边,紧跟着再建六栋。样式、大小、通风保暖,都照着这三栋来,一点不能马虎。”

“再建六栋?!”六婶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得老大,掰着指头算,“那加上这三栋,可就是九栋了!这得养多少鸡啊?”

“明年,”林砚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六婶耳中,“明年这个时候,咱们鸡场,光是能出栏的肉鸡和淘汰的老母鸡,就要奔着二十万羽去。”

“二十万羽?!”六婶感觉自己的舌头都打结了,这个数字像块大石头砸在她心上,砸得她晕乎乎的。

两万两千只已经让她觉得是天文数字,二十万羽,那得是多大的场面?

光是想想那铺天盖地的鸡叫声,她头皮都发麻了。

林砚看着六婶震惊的样子,补充道:“新鸡舍的地基、材料、人手,让我爷爷早些安排。

孵化室那边也得跟上,地方不够就扩建,人手不够就添人。

明年开春,鸡苗的需求量会非常大。

豆粕的事,更要抓紧落实,那是明年打底的东西。”

“成!成!砚哥儿!”六婶回过神来,用力拍了一下大腿,脸上又惊又喜,还带着一股豁出去的劲儿,“二十万羽!行!我这就去找族长说!保管把话带到!地、料、人,咱们一样样备齐!”

离开鸡舍那片喧闹的羽翼之海,林砚转向村东头那片格外高大结实的石砌建筑群。

离得老远,就听见此起彼伏、中气十足的“哼哧”声和偶尔响亮的猪嚎,空气中弥漫着发酵饲料和牲畜特有的浓烈气息。

猪场的管事老孙头正背着手,在一排排猪舍间巡视,不时探头看看圈里猪的吃食情况。

他猛地瞥见林砚的身影,脸上立刻堆起笑容,快步迎了上来:“砚哥儿!您可算来啦!快,快来看看咱们的猪,长得那叫一个精神!”

林砚跟着老孙头走进育肥猪舍区。

一进去,那股子热闹劲儿扑面而来。

一排排干净的水泥圈舍里,挤满了大大小小的猪只,皮毛光亮,膘肥体壮,正埋头在长长的石槽里呼噜呼噜地拱食。

小猪崽在母猪身边撒欢奔跑,半大的架子猪互相挤着抢食,即将出栏的大肥猪则懒洋洋地躺在干燥的稻草上晒太阳。

放眼望去,满圈都是滚圆的脊背和晃动的尾巴。

“砚哥儿,您看!”

老孙头精神头十足,指着那些肥猪,脸上满是骄傲,“托您的福,咱们这猪场,可算是支棱起来了!

现在圈里存栏的猪,大大小小加起来,快一千三百头了!

母猪就有一百多头,个个都是好种!

刚断奶的小猪崽这一茬就有五百多!

半大的架子猪四百多,再养两三个月就能上膘!还有这些,”

他指着那些体型格外肥硕、几乎快把圈栏塞满的大猪,“这批三百来头,再喂个把月,膘情就能顶到顶,可以出栏了!”

老孙头走到一个食槽边,抓起一把还在微微冒着热气的猪食,递给林砚看:“您瞧这料,按您给的方子调的,豆粕、麸皮、酒糟、米糠,还有新下来的红薯藤和南瓜,切得碎碎的,用大锅熬得烂糊糊香喷喷!猪可爱吃了,吃了就睡,睡了就长膘!”

林砚看了看那颜色深褐、质地均匀的饲料,又看了看圈里那些皮毛红润、精神十足的猪,点了点头:“猪长势不错。饲料配比要稳住,卫生更要盯紧。”

“记着呢!您放心!”老孙头拍着胸脯保证。

林砚的目光缓缓扫过这满满当当、生机勃勃的猪舍,沉吟片刻,开口道:“孙伯,现在这规模,看着是热闹了。但还不够。”

“还不够?”老孙头一愣,快一千三百多头猪在他眼里已经是天文数字了,“砚哥儿,您的意思是?”

“明年,”林砚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明年这个时候,咱们猪场,光是能出栏的肥猪,就要奔着三千头去。”

“三……三千头出栏?!”老孙头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得溜圆,掰着手指头算,“那存栏量,母猪、小猪崽、架子猪全加起来,不得奔着万把头去了?!老天爷!这得需要多大的地儿,多少料,多少人手啊!”

“地方不够就扩。”林砚语气平静,“人手不够就招。村里壮劳力不够,就从这批灾民中招踏实肯干的。”他顿了顿,“饲料,我们有几十万斤豆粕。粮食,明年开春,新开的十万亩梯田,就是咱们的底气。”

他看着老孙头震惊又有些茫然的脸,补充道:“扩栏不是一步就到。

从现在起,那一百多头母猪,就是咱们的根基。

选最好的留种,伺候好了,让它们一窝多下几个,成活率不用担心,肯定没问题。

小猪崽的暖棚要准备好,别冻坏了。

架子猪的圈舍,按十倍于现在的规模去规划、去建。

人手,你心里先有个数,需要多少人,报给我爷爷。”

林砚走到一个猪圈前,看着里面一头正在酣睡的大肥猪,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和期待:“孙伯,想想看。

明年这时候,咱们村自己产的腊肉、火腿、香肠,能堆满多少间仓房?

工业区几千号工人,碗里隔三差五就能见着油汪汪的大肉片子。

村里娃娃们,能敞开肚子吃上几顿杀猪菜。

这日子,不正是咱们奔着的吗?”

老孙头听着林砚描绘的景象,脸上的震惊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点燃的、带着憧憬的激动。

他狠狠吸了一口旱烟,把烟锅子在鞋底上磕了磕,火星四溅:“成!砚哥儿!

有你这句话,老汉我豁出这把老骨头也给你干!

不就是万把头猪吗?

咱们林家村,养得起!

我这就去盘算,圈舍怎么扩,人手怎么添!

保管误不了明年的大事!”

猪舍里,新生的猪崽在暖和的稻草堆里拱来拱去,发出细嫩的叫声,仿佛在应和着这份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