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洋行入局(1 / 2)

晋城,《晋报》馆外

油墨未干的报纸刚从轮转机上吐出来,带着温热的气息。

头版上那行加粗的醒目标题,像一颗投入平静水潭的石子,瞬间在晋城的外国人圈子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领航者巨资定乾坤,实业锚定铸坦途!晋城钢铁巨擘蓝图初现!”

城东,怡和洋行晋城代办处。

代表查尔斯·威尔逊(CharlesWilso)放下手中的《晋报》,深陷在皮椅里的身体微微前倾,碧蓝的眼珠里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报纸上关于“枯树林”未来将成为集采矿、冶炼、焦化、铸造、机械制造于一体的钢铁巨擘、辐射华北的宏伟蓝图,以及领航者公司巨额定购水利债券并定向购定相关官荒地权的细节,像磁石一样牢牢吸住了他。

“钢铁巨擘...辐射华北...”威尔逊用带着浓重伦敦腔的中文低声念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红木桌面。

作为怡和洋行在晋东南地区的触角,他的嗅觉极其敏锐。

山西的煤炭和潜在的铁矿资源,一直是各大洋行垂涎的目标,只是苦于交通、地方势力和混乱的矿权。

如今,一个由本地新兴资本力量(其核心人物展现出令人惊讶的远见和执行力)主导、且得到官府背书(县长李伯仁的狂热支持就是明证)的超大型钢铁基地计划,就这样突兀而强势地摆在了台面上。

“林永年...苏婉贞...”威尔逊的脑海中迅速闪过收集到的情报。

领航者公司及其背后晋兴银行的崛起速度令人咋舌,其技术决策的来源(传闻中指向林家某种不为人知的勘探“秘技”)和资金实力始终笼罩着迷雾。

如今这步棋,时机精准(在债券遇冷时出手)、目标明确(锁定未来重工业核心用地)、气势磅礴(直接锚定百年基业),绝非普通商人手笔,充分展现了苏婉贞作为银行家兼实业推手的魄力与眼光。

“枯树林...黑风寨...”威尔逊起身,走到墙上悬挂的、比县衙里那张详细得多的晋城周边矿产水文地图前。

他精准地找到了枯树林的位置,手指在上面画了个圈。“王有财,”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丝商人特有的、混合着探究与算计的笑意。

城厢区区长王有财,是晋城有名的“地头蛇”兼“消息篓子”。

更重要的是,枯树林区域,理论上正属于他城厢区的管辖范围(至少部分边缘区域是)。

关于那片“官荒地”被领航者拿下的内情、官府内部对此的真实态度、以及林家(或者说其背后决策力量)对这片土地价值的惊人判断依据(那些关于富矿厚煤、近水脉的精准描述从何而来?)...王有财无疑是最有可能掌握第一手内情的地方实力派之一。

“备车!”威尔逊果断地对门口的华籍听差吩咐道,同时从雪茄盒里抽出一支上好的哈瓦那雪茄,“去‘福寿楼’订个雅间,要最安静的。再派人,用我的名义,恭请王有财王区长午间小酌,就说…有笔关于‘地皮’的小生意,想请区长大人指点迷津。”

他特意在“地皮”二字上加了重音。

他需要尽快、尽可能深入地了解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钢铁巨擘”计划的内幕。

领航者公司和其背后的苏婉贞女士展现出的野心和实力,以及背后可能蕴藏的巨大利益(无论是参与投资、设备供应、技术合作,还是矿产品购销),都值得怡和洋行,乃至其背后的庞大资本帝国,投以最密切的关注。

而王有财,就是撬开这扇内幕之门的第一把钥匙。

威尔逊点燃雪茄,袅袅青烟中,他的眼神锐利如鹰,已经迫不及待地想从那位精明的王区长口中,挖出更多关于枯树林、关于黑风寨、关于林家这个迅速崛起的实业家族,以及这个足以震动华北实业格局的宏伟蓝图的真实细节了。

他深知,谁先掌握了核心信息,谁就能在这盘刚刚开始的大棋局中,抢占最有利的位置。

-----------------

福寿楼雅间

午时刚过,雅间里已弥漫着酒菜香气与雪茄的醇厚味道。

王有财腆着微凸的肚子,满面红光地坐在主位,几杯陈年汾酒下肚,话匣子也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