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村村口,车马喧嚣,尘土微扬。
金灿灿的麦浪与脱粒称重的盛景犹在眼前,晋城来的“贤达”们心神激荡,目光灼热地在那片丰收的田野和远处轰鸣的工业区上反复流连,久久难离。那实打实的二百六十五斤亩产,如同烧红的烙印,深深烫进了心底。贪婪、急切、渴望在眼底翻涌,几乎要喷薄而出。
苏伯钧作为地主兼县佐,含笑送客,姿态从容:“诸位乡贤今日辛苦,林家村鄙陋,招待简慢,万望海涵。”
“哪里哪里!苏县佐过谦了!”李员外连忙拱手,态度比来时恭敬了何止十倍,“今日真叫人大开眼界!林家村气象一新,实乃潞安之福!苏县佐治村有方,令人钦佩!”他目光不由自主又瞟向麦田,喉结滚动,咽下了未尽的惊叹。
苏承业适时上前,圆脸上堆着生意人特有的和气笑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是啊,好种子,好水利,再加用心侍弄,才有这般好收成。诸位放心,这耐旱良种,绝非林家独享。我们领航者公司已在加紧扩繁,日后定会供应市场,惠及乡邻!价钱嘛,自然公道,总归是盼着大伙儿地里多收粮不是?”他巧妙地将“良种”与“领航者公司”绑在一起,暗示了唯一的来路。
这话如同定心丸,又似鱼饵,让众人心中稍定,痒意却更甚。王掌柜忍不住追问:“苏二爷,那不知这良种,何时能……”
“哎,不急!”苏承业摆摆手,一派胸有成竹,“好种子也看缘分。扩繁需时日,更要保种纯。诸位且安心,领航者公司自有章程,定让想种良种的人,都买上放心种!”
“诸位乡贤,”苏婉贞款步上前。月白衫子黑布裙衬得身姿挺拔,发髻间的银凤钗在日头下闪着内敛的光华。她声音清越,带着令人信服的从容:“这新麦可贵之处,岂止于丰产?其麦质,更是上上之选!为求确证,收获的麦种样本已快马送至省城权威机构检测,不日即有详实报告。”
看着众人脸上掩饰不住的惊讶与向往,苏婉贞唇角微扬,抛出了那个难以拒绝的邀约:“纸上谈兵终觉浅。待这几日新麦晒透,磨出细粉,婉贞想在家中略备薄酌,再邀诸位赏光。届时,用这新麦粉,整治几样小点面食——面条的爽滑劲道、馒头的麦香绵软、糕点的酥松可口,请诸位亲口品鉴,尝个真章。品鉴之日,检测报告亦当同步奉上,以佐真味。”
她略顿,目光流转,意有所指:“品鉴之余,也好就方才提及的《劝垦章程》细则、荒地引水开垦的实务,乃至未来良种推广、更深远的合作,再作详谈。”
品鉴新麦美食!
这提议直击人心!顶级食材带来的味蕾享受,想象那雪白劲道、麦香扑鼻的面点羹汤,足以让老饕们心痒。更何况受邀在苏府这等晋城顶级门第,品鉴尚未面世的珍品,这本身就是身份与圈层的认可,远比冷冰冰的商谈更令人熨帖。
这意味着几天后,他们还能踏入苏家的核心圈子,与这位背景深厚、手腕高明的苏家姑奶奶(及其背后的林、苏势力)深入攀谈。合作的门槛低了,水、种子、章程、甚至未来的利字,都有了更从容也更私密的议处之地!
这哪里是“品鉴”?分明是苏婉贞织就的一张网,以顶级食材为饵,以苏家门庭为台,将这群手握晋城大量土地的乡绅,稳稳引向下一轮更具实质的谈判桌!
“苏夫人此言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