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林砚巡山(1 / 2)

晨光熹微,林间鸟雀啁啾,晚春的风带着湿润的青草气息拂过林家村后山。

林砚推开新扎好的结实木门,吱呀一声,打破了温泉谷清晨的宁静。

门扉上还带着新木的清香和露水,是父亲带着村里几个壮劳力特意加固的,将这片小小的“暖玉盆子”更好地保护了起来。

“走,进去瞧瞧。”林砚招呼一声,身后跟着的庞然大物——野猪王“恶来”立刻哼哼唧唧地挤了进去,粗壮的蹄子踏在湿润的黑土上,留下深深的印子。矫健的豹子“刺客”则如一道金色的影子,无声无息地滑入谷内,金瞳锐利地扫视着熟悉又似乎总有新意的环境。天空传来一声清越的鹰唳,“小妖”展开宽大的羽翼,在蒸腾的白雾上空盘旋,锐利的目光俯瞰着整个山谷。

一个月的光景,让这处地热小谷的生机更加蓬勃。

寒冬的痕迹早已消失无踪。

那几汪温泉依旧汩汩地冒着热气,池水蒸腾,将空气染得湿润温暖。

池边的苔藓不再是隆冬时那种孤零零的、几乎刺眼的鲜绿,而是铺展得更厚实、更油润,深深浅浅的绿意交织,像一块巨大的、吸饱了水分的绒毯,一直蔓延到岩壁脚下。

岩壁上攀附的野葡萄藤更是脱胎换骨,点点嫩红的新芽早已舒展开来,变成了一片片翠绿欲滴、脉络清晰的心形叶子,细密的藤蔓缠绕着岩石,贪婪地汲取着地热与湿气带来的养分,生机勃勃地向上攀爬,为灰褐色的岩壁点缀上大片的绿意。

林砚的目光习惯性地投向山谷北坡那个巨大的岩洞——鹿群天然的避风港和“暖房”。

洞口的蒸汽比别处更浓些,如同天然的暖帘。透过氤氲的白雾,可以看到里面影影绰绰的身影。

“一、二、三、四……”林砚轻声数着,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五只梅花鹿都在。它们似乎比一个月前更加安适,皮毛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油亮光滑,那些标志性的白色斑点如同雪地里撒落的梅花,清晰可爱。

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们头顶的鹿角,经过一个冬天和初春的生长,已经褪去了稚嫩,变得粗壮而形态优美,角尖在暖湿蒸汽的长期“熏陶”下,凝结的淡黄色硫磺结晶似乎更厚实了些,在洞口透进来的天光下闪着微光,真像戴着一顶顶古朴而奇特的王冠。

然而,林砚的目光很快被其中两只母鹿吸引了。他的笑容更深了,带着一种纯粹的、发自内心的喜悦。

那两只母鹿卧在洞穴稍深处,姿态显得比其他同伴更为慵懒和谨慎。

它们的腹部明显隆起,圆润的弧度与旁边同伴平坦的腰腹形成了鲜明对比。其中一只似乎感觉到了林砚的目光,警觉地抬起头,湿漉漉的大眼睛望了过来,耳朵微微转动,带着一种母性的戒备。

当它看清是林砚这个熟悉的身影后,眼中的警惕才缓缓褪去,重新低下头,温柔地用鼻子轻轻蹭了蹭自己鼓胀的侧腹。

“添丁进口了啊……”林砚低声自语,声音里满是欣慰。

晚春的暖阳终于完全跃出山脊,金灿灿的光芒斜斜地洒进温泉谷,穿透蒸腾的雾气,在鲜绿的苔藓、油亮的鹿皮和氤氲的水面上跳跃。

泉水咕嘟作响,新叶在藤蔓上舒展,母鹿腹中新生命的脉动悄然呼应着这片天地间勃发的生机。

看着那两只孕育着新生命的母鹿,林砚觉得,这被地热眷顾的小山谷,此刻仿佛也孕育着比绿意和温暖更珍贵的东西——一种充满希望的、延续的力量。

从温泉谷出来,林砚首先到了药田,看看药草的长势。

与之前热火朝天的开垦景象不同,此刻的药圃显得静谧而充满希望。

他背着小手,像个小大人似的,沿着整齐的畦垄慢慢走着。目光仔细扫过每一寸土地。

空气中新翻泥土的潮润气息还未完全散去,混合着草木生长的清新味道。

他蹲下身,仔细看着几天前亲手种下的党参苗。那些嫩绿的小家伙们已经挺直了腰杆,叶片舒展开来,不再是刚种下时蔫头耷脑的模样,显出一种鲜活的韧性。湿润的泥土被它们细小的根系牢牢抓住,叶片边缘在阳光下透出健康的嫩黄。

林砚的目光扫过旁边已经撒下防风种子的畦垄,想象着不久后这里将是一片生机勃勃的药田,心里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