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治安队成立(1 / 2)

议事堂的冷遇和城南那场惊心动魄的“对赌找水”,像两盆冷水,彻底浇醒了初上任时还带着几分书生意气的苏伯钧。

深夜,县署后衙的书房里,油灯如豆。

苏伯钧面前摊开着厚厚一摞灾情呈报,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发出沉闷的响声。

“不能乱…先救火最大的屋子…”林砚那清脆的童音仿佛又在耳边响起。

苏伯钧猛地抬起头,眼中再无迷茫,只剩下一种破釜沉舟的锐利。

“对!轻重缓急!”他低声自语,抓起朱笔,开始飞快地翻阅、标注那些灾情报告。

他不再试图面面俱到,而是严格按照林砚点出的核心原则,哪里灾情最重、民怨最深、最可能生乱,就先解决哪里!

他刻意避开了那些背后有乡绅、地主影子的区域报告,将目标锁定在几个位置偏远、宗族势力薄弱、几近绝境的穷困村落。

这些地方,才是真正一点就炸的火药桶,也是他目前唯一能施展拳脚、建立威信的地方。

“来人!”苏伯钧沉声唤来值夜的书吏,“立刻通知工房,明日一早,抽调最精干的水利吏员,随本官出发!去大石凹、枯木岭、野狐沟!”他报出的正是标注出的三个重灾区。

书吏愣了一下,小心翼翼提醒:“县佐大人,这几个地方穷山恶水,路途艰险,而且…”

“没有而且!”苏伯钧斩钉截铁地打断,“本官就是要啃最硬的骨头!告诉工房,带上所有能用的家伙什!另外,派人快马去请承勇副局长,请他务必派一队得力人手随行护卫,确保安全!”

书吏看着苏县佐眼中不容置疑的决心,不敢再多言,连忙躬身应下。

苏伯钧的策略很明确:集中力量,在最需要也最“干净”的地方打开突破口!

用实打实的水源,去砸开困局!至于那些有主的地、有势力的地方?

他暂时按兵不动。

他在等,等水源的奇迹不断发生,等“苏三爷寻水”的名声如野火燎原,等那些坐拥土地却同样焦渴的乡绅地主们,自己坐不住,主动找上门来!

到那时,《劝垦章程》就不再是他苏伯钧求着他们推行,而是他们不得不坐下来,按照他的规矩谈的条件!

就在苏伯钧紧锣密鼓准备他的“救火”行动时,苏承勇也迎来了他仕途上的一个关键节点。

县长大人看着眼前这份由苏承勇呈上的、关于城南李家庄王家坳抢水事件的详细报告,以及那份签满了密密麻麻红指印的“生死文书”副本,还有那口新泉汩汩涌水的现场照片(有记者听闻此事,过去拍照,并给他一张)。

他脸上露出了极为复杂的神情。

报告里,苏承勇弹压及时、处置果决、手段强硬、最终成功化解危机并找到水源的功绩,写得清清楚楚。

“好一个苏老三!好一个‘生死文书’!好一股狠劲!”县长放下报告,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目光看向肃立一旁的苏承勇,“承勇啊,你这三板斧,硬是劈开了一条路!这份胆识和担当,非常之时,正需非常之人!”

他沉吟片刻,终于下定了决心,拉开抽屉,取出一份早已拟好但迟迟未批的公文,提起朱笔,在上面郑重地签下名字,又盖上了鲜红的县府大印。

“拿着!”县长将公文递给苏承勇,“晋城地面不太平,尤其是这大灾之年,更需要强力的臂膀维持秩序,震慑宵小!这份‘晋城特别治安队’的组建批文,本官准了!人员编制、经费预算,就按你之前呈报的方案办!记住,这支队伍,首要之责就是保境安民,尤其是配合县署的救灾事宜!谁敢在这个时候添乱、阻挠救灾,你这治安队,就有权先抓后报!”

苏承勇强压住心中的激动,双手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批文。

有了这支直属县府、由他全权掌控的“特别治安队”,他就不再仅仅是警局的副局长,更拥有了在晋城范围内独立行使强力手段的合法性!

无论是维持救灾秩序,还是未来…为大哥苏伯钧的章程扫清障碍,都有了最坚实的依仗!

“谢县尊信任!承勇定不负所托!”苏承勇挺直腰板,声音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