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铭盛源铁货铺(1 / 2)

连着几日,苏府的气氛都绷得像拉满了弦的弓,空气里都凝着股子无声的紧迫。

大舅苏伯钧成了脚不沾地的陀螺,天不亮就带着县署的人马冲出去,踏勘荒地、安置粥棚、登记灾民名册,常常披星戴月才归家。

三舅苏承勇则一头扎进了县府衙门,为那个“垦务治安队”的名分上下奔走,言语间透着股志在必得的狠劲儿。

连带着二舅苏承业的“铭盛源”铁货铺,生意也前所未有地火爆起来。

铺子里炉火日夜不息,叮当声震天响。

二舅更是忙得嘴角燎泡,四处调铁料、催工期,一车车的镢头、铁锹、井圈、钻头被运往各处开荒点和打井工地,供应着这场与旱魃争命的庞大工程。

然而,看着账本上不断滚动的进项数字,二舅心里那点不得劲儿却像野草一样疯长。

大哥顶着“县佐”的官衔,调度四方,俨然一方父母官的气度;三弟领着穿制服的兄弟挖井救人,被灾民们私下唤作“苏青天”,风头无两。

唯独自己,忙得灰头土脸,说到底还是个跑腿搞后勤的“苏掌柜”!

这口气,像块沉甸甸的糙铁疙瘩,堵在他心口。

对着再好的账目,也提不起往日拨弄算盘珠子时那份精明的快意。

这一日午后。

林砚小小的身影溜达到了“铭盛源”后院那片喧嚣灼热的工坊。

巨大的打铁棚子像个蒸笼,炉膛里烈焰熊熊,舔舐着空气,热浪裹着煤灰扑面而来。

几个赤膊的师傅古铜色的脊背油亮,筋肉虬结,抡着大锤砸在通红的铁坯上,金铁交鸣之声震耳欲聋,火星子如烟花般四溅。

林砚像只悄无声息的小狸猫,灵巧地避开忙碌的身影和滚烫的物件,在堆积如山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间穿行。

他那双格外清亮的眼睛,好奇地扫过每一样东西,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专注。

他蹲在一堆新到的生铁锭旁。

这些铁锭个头不小,表面却粗糙灰暗,布满了蜂窝般的孔洞,像被虫子蛀过似的。

二舅苏承业不知何时踱了过来。

他看着小外甥蹲在那里,对着劣质铁锭瞧得认真,心里的憋闷似乎找到了个小小的出口,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想在熟悉领域找回场子的意味。

“砚儿,瞧什么呢?对咱这铁疙瘩感兴趣了?”二舅的声音带着点沙哑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