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天机阁”靠着“帮人找牛”,“帮人找媳妇”等成功案例,获得了一定的顾客好评,如今也算在东灵山一带小有名气了。
不但周围百姓偶尔来花上五两银子问事情,就连远在江南的富商,也不惜长途跋涉,巴巴的跑到北直隶来寻求帮助。
光顾的人一多,所求之事也变得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为了保证效率,朱允炆亲自定了几条规矩:
第一,求财,求子,求姻缘这种虚无缥缈要求的,请移步隔壁寺庙,三柱清香可以解忧,如果路不熟天机阁还可以免费指路。
第二,希望仇人,合伙人,以及街坊邻居过得比自己好的人倒霉的,天机阁帮不了你,也请移步寺庙,自有佛祖公断。
第三,前来问事的价钱,不是一成不变的,穷人少给或者免费,有钱的就多给些,下限灵活,上限同样灵活。
三条规矩写成大字摆出去不到三天,前来问事之人就少了一半,据说东灵山上的寺庙,似乎迎来了一波上香潮。
还听说似乎有人拜佛之后,出了庙门连跌九九八十一个跟头,一张脸摔得连老妈都认不出来了。
看来有人真把朱允炆的规矩听进去了。
不过天机阁成立这么久,虽然打出的招牌是“买卖情报”,但一般都是花钱来买情报,也就是问事情的,还真没遇见过来卖情报的。
但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这日朱允炆刚在门外的山坡上摆好桌椅,就见一名身穿道袍,须发皆白的老者自山下摇摇晃晃,乘歌而来。
就是哼着小曲,边哼边走,到了近前正好哼到最后一句:
‘星河入梦我入天。’
老者一个稽首,笑着问道:“请问可是天机阁主人当面?”
朱允炆一愣,仔细打量了他一下,只见老者身穿黑白相间的道袍,上面绣着北斗星图,鹤发童颜,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我就是天机阁的负责人,请问你是?”
“哈哈哈,老朽无名无姓,叫我逍遥叟即可。”
自称逍遥叟的老头眨了眨眼睛:“听说天机阁收买情报,我这里正好有一份情报要卖……”
“只是不知道,贵阁能不能出得起价钱?”
朱允炆皱眉道:“什么价?”
“十万两。”
“什么情报值这个价?”
逍遥叟走近一步,神秘兮兮道:“我知道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
静。
朱允炆上下打量了对方好几眼,仿佛在欣赏一件画着福娃的宋代瓷器。
不过这在对方看起来,很明显天机阁主人慌了!
是不是被这个惊天秘密吓得魂不守舍了?
“哈哈哈,老朽知道这件事有些耸人听闻,但事实就是如此。”
“世人都传建文帝被大火烧死于金陵皇宫,其实不然,他早已乔装改扮,逃往他处了。”
朱允炆皮笑肉不笑,眼含讥讽道:
“不知他逃到何处去了?”
逍遥叟右手平伸,手心朝上:“想要知道,先给钱。”
“呵呵呵,”朱允炆冷笑几声,“你就说了这么几个字,就想要十万两?”
“就硬骗是吗?”
老头急忙解释道:“阁主误会了,想知道真相,只需百两足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