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一定要迁都(2 / 2)

然而,自从他挥师南下,夺位金陵后,北方的蒙古人似乎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可如今大明的精锐都在拱卫金陵,从江南带兵作战耗费时间,资源不说,还远水解不了近渴。

等到朝廷大军一到,蒙古人便闻风而逃了。

看着奏折,朱棣脑海中不禁又想起了自己多年的计划。

迁都!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迁都北平除了违背祖宗意愿外,几乎有百利而无一害。

首先,天子守国门,定都北平也就意味着,北元的袭扰不得不直面大明的最强战力,蒙古人的威胁将会大大减少。

另外,地理的优势也意味着朝廷对辽东和新罗,百济等地区的控制会加强。

其实,在朱棣心里还有一个不可为外人知的理由。

他不喜欢金陵。

不喜欢这个被烙上过建文帝烙印的国都。

他想自己重新建一个。

再说,北平曾经是元朝的大都,如今改朝换代,自己取而代之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朱棣并非简单的想想而已,他早已为迁都做了周密的计划。

甚至连未来如何从富庶的江南,把物资运到北方前线都想好了。

重启大运河计划!

一想到规划好的宏图伟业,朱棣的心里就忍不住夸赞自己。

“此事若成,后世人口中的‘有德有能’应该便是说朕了吧?”

朱棣脸上泛起微笑,恍惚中听到了百姓高呼“万岁”的声音。

这种巨大的满足感,让朱棣感觉身体轻飘飘的,多日来处理朝政的疲惫一扫而空。

正当他沉浸在未来的雄途霸业中时,一个小太监走进来,打断了这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陛下,广西急报。”

一封上面插着羽毛的信件,送到了朱棣面前。

“嗯。内阁看过了吗?”

小太监回禀道:

“看过了,大学士请陛下定夺。”

朱棣一愣,这信封上干干净净,内阁连一个字都没写,有些不大寻常。

会是什么要紧的事呢?

朱棣打开信封,刚看了一眼,眉毛便拧在了一起。

信出自两广总督之手,洋洋洒洒近千言,就说了一件事:

“护送陈天平回交趾的队伍,在交趾境外被伏击,包括陈天平在内的几乎所有人全部遇难。”

“唯有一名士兵重伤垂死获救,被百姓送到广西边境的衙门,消息也是他亲口所述。”

“陛下您看着办吧。”

朱棣不发一言,挥手将一旁美玉雕成的笔架扫落案几。

“啪!”

在地上摔得粉碎。

小太监被吓得急忙跪倒,生怕陛下迁怒自己。

他偷眼观瞧,只见朱棣脸上带着诡异的微笑,两腮的肌肉在不停的跳动。

侍奉皇帝多时,小太监知道,此时的陛下应该是愤怒到了极点。

“弹丸之地,也敢做出此等捋虎须之事?”

“交趾国,胡季犛,朕还真是小看你们了。”

“既然明知是我大明的护卫队,你胡氏居然还敢下手残杀,分明是想试试大明的刀锋利不利!”

“也罢,朕便给你个机会,让你看看冒犯天威的下场!”

朱棣一双虎目看向小太监,吓得他差点尿出来:

“你去把大将军请来。”

小太监领命问道:

“陛下,可是请李景隆李将军?”

朱棣一拍桌案:

“请什么李景隆?”

“去请朱能!”

“你当时讨伐几个泥腿子?”

“和交趾国开战他李景隆顶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