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金銮殿。
叶凡的旨意一下,整个神京就像一台生了锈的巨大机器,被强行注入了润滑油,咯吱咯吱地重新运转起来。
柳清歌作为新任首辅,忙得脚不沾地。
她带着一帮大周旧臣和锦衣卫的干吏,接管了六部九卿的所有事务。
这天,她终于拟定好了第一份呈给皇帝的章程。
“陛下,这是礼部连夜拟定的登基大典仪程。”
柳清歌将一卷厚厚的竹简摊在御案上,上面密密麻麻全是蝇头小楷。
叶凡看都没看,只是站在御阶前,看着工匠们将殿内破损的梁柱换下。
“念。”
“是。”
柳清歌清了清嗓子。
“登基大典,分三步。其一,祭天。陛下需亲率百官,于城外天坛,告慰上苍,宣告大夏代周,受命于天。其仪仗需用九龙华盖,天子旌旗……”
“其二,入庙。陛下需入太庙,告慰赵氏列祖列宗,示以承继大统之意。”
“其三,临朝。陛下于金銮殿正式登基,册封皇后及百官,接受万国来朝……”
柳清歌念得口干舌燥,叶凡却越听眉头皱得越紧。
“停。”
叶凡摆了摆手。
“说人话,这些搞下来,要多久?”
柳清歌顿了顿,答道:“若是一切从简,最快也要一个月准备。
若要彰显我大夏国威,震慑宵小,最好是准备三个月。”
“三个月?”
王奎在旁边听得直咋舌。
“就坐个椅子,还要搞三个月?俺老王带兵打仗都没这么麻烦。”
柳清歌白了他一眼。
“王将军,这是国之大典,不是村口械斗。陛下登基,代表着天命所归,是正统。
这套礼仪,是做给天下人看的,更是做给那些还在观望的世家门阀看的。
仪式越是隆重,就越能证明我大夏的实力和决心,他们才不敢有二心。”
就在这时,一个风风火火的身影从殿外冲了进来。
是苏清影。
她脸上还带着奔波的风尘,手里没拿算盘,而是抱着一摞比她人都高的账本,“哐当”一声全砸在了柳清歌的竹简旁边。
“柳首辅,你这套礼仪做给谁看我不管,我只问你,钱从哪儿来?”
苏清影指着那卷竹简,又拍了拍身边的账本。
“这是神京府库最新的账目,陛下您要不要过目?”
她看向叶凡,不等叶凡回答,就自顾自地翻开最上面一本。
“赵恒为了跟赵恺兄弟打仗,把国库搬空了不说,还欠了神京各大商号三十年的税。
我查了,府库里所有的金银铜钱加起来,不够咱们三十万大军一个月的嚼用!”
苏清影又翻开一页。
“陛下您下令开仓放粮,流水席三日,神京百姓是高兴了,可整个河北、河东的官仓,现在已经空了七七八八。
幽、并、凉三州的粮食正在火速运来,可那是咱们的老底,是用来应付天灾的战略储备!”
她“啪”的一声合上账本,盯着柳清歌,眼睛里快要喷出火来。
“柳首辅,你的九龙华盖,要用金丝银线绣吧?你的天子旌旗,要用上好的蜀锦吧?百官的朝服,要重新做吧?这些,哪一样不要钱?”
“我户部现在一个铜板都掰成两半花,你倒好,张嘴就要准备三个月?别说三个月,照你这个搞法,不出一个月,前线的将士们就要喝西北风了!”
柳清歌被她一通抢白,脸上也有些挂不住。
“苏尚书,我这是为国本考虑!名不正则言不顺,陛下不大张旗鼓地登基,南方的那些州郡凭什么奉我们为正朔?他们不交税,你的户部拿什么填窟窿?”
“我管不了那么远!我只知道百姓要饿死了,将士要断粮了!登基能当饭吃吗?”
“你……”
眼看大夏新朝的两位核心重臣就要在金銮殿上吵起来,王奎、周立、张成都看傻了眼。
“咳。”
叶凡轻轻咳了一声。
争吵声戛然而止。
苏清影和柳清歌都气鼓鼓地看着对方,然后又齐齐看向叶凡,等他做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