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再去看看,有没有卖的,有就多买点,老夫我要送礼。”
“是。”
冬天拿这十几斤的大鱼送礼,绝对比送钱都还好使。
这一幕发生在丰年县的所有上层家庭中,大家都被今天桌子上的鱼给吸引了,也都吩咐下人,明天去多买回来,无论是自己吃,还是送礼,都是极好。
。。。。。
驿站
“大人,咱们的鱼一拉到县城立马就被抢光了,有些人甚至都在城门口堵着。”
朱三高兴啊,这几天苏木吩咐人,每天都去涪江拉上几网,除了给流民留点吃,其他全部都拉到县城卖掉。
起初苏木还以为鱼太多,可能不好卖,结果哪知道,直接脱销了,没买到的人,还主动交定钱,预定第二天的。
苏木的小金库也是越来越丰盈,有了钱,他做事也有了底气,直接给船厂拨了一笔钱,让他们加快建造进度。
赚了钱的苏木,直接带着钱又找到了郭县令。
“小苏啊,听说最近你的生意很火爆啊。”
苏木心里咯噔一下,他不知道郭县令这是啥意思,会不会看自己生意好眼红。
不过他完全多虑了,郭县令对苏木完全没有任何二心,他还盼着苏木回归家族的时候,能拉他一把呢。
“郭县令,都是一些小生意,不值一提。”
“你放心,我已经给衙役打招呼了,你放心在县城卖鱼,谁不长眼敢闹事,直接抓起来。”
苏木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是误会人家了。
“大人,听说上次查抄金山寺的时候,充公了很多耕地。”
“小苏对耕地有兴趣?”
郭县令是什么人,官场老油子了,一听就知道苏木是为了耕地来的。
“是的大人,我想买些耕地。”
驿站有三百亩地,但是那是属于驿站的,并不属于苏木个人,所以他第一时间想到了买地。
当然此时买的,只是对于现在一穷二白的苏木来讲,起了一个心里安慰的作用,这可能是血统关系,也可能是这身体原主的残存意识,有了的,心里才不慌。
“行啊,那些地本来充公了,就要卖的,你要多少?”
“大人忙着售价几何?”
“上面给的定价是三贯,底价是两贯,你若要,肯定按两贯算。”
郭县令一脸神秘,刚好利用这机会可以卖个人情给苏木。
苏木听到价格后,也是震惊了,一亩地居然才两贯钱。
其实苏木不太清楚,初唐时期,因为战乱的原因,导致中原土地地广人稀,这也是土地价格便宜的原因。
“大人,金山寺有多少可以售卖的土地?”
其实除了金山寺以外,丰年县还有很多土地待售,但是因为金山寺距离驿站近,而且那么土地之前也一直有人在耕种,所以买到后,不用二次开荒,所以苏木才指名道姓想买金山寺土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