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回到驿站的时候,商队补给完粮草,准备离开了。
“大人,这是咱们驿站的第一笔收入啊。”
等商队离开后,朱三一脸开心地掏出一个钱袋。
“收入?什么收入?”
“商队在咱们这又吃又住,还补充了粮草,当然得给钱啊?一共十贯呢。”
“什么!十贯!咱们驿站不是免费吗?”
十贯都能买两头驴了。
“大人你又没认真看手册,咱们驿站只对持有朝廷文件的官员和办公人员免费,商队是收费的。”
“等等,那也不对啊,他们昨天就住了一晚,今天粮草我看没要多少,就十贯?他有病啊,非得在驿站住,去客栈不香吗?”
听到朱三的话,苏木立马就找到漏洞,驿站这么贵,别人凭什么来你这住,客栈服务又好,价格也便宜。
“大人,我大唐律法有明文规定,非大唐人士不允许入住客栈等私人经营场所,只能入住官府开设的驿站。”
“我草,牛逼啊,不愧是大唐,这买卖厉害。”
苏木感觉自己找到了赚钱的新世界,也就是说,只要是外国人,都只能住驿站,在驿站,吃要给钱,主要给钱,补充粮草要给钱,还要收货物管理费,这简直就是在抢钱。
“大人,别想了,咱们清风驿位置不行,这也是对方第一次来大唐迷路了,不然这种好事,一年都遇不上一次。”
“嘿嘿,没人来,咱们就想办法让他们来啊。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
苏木整晚都在想怎么让外国商队走清风驿这条线。
他在系统商城兑换了一份这个时期的地图,虽然不一定很准确,但是也差不了多少。
这个时代的外国商队,来大唐肯定是直奔长安,清风驿在长安的西南西方,所以只能考虑西方的商队。
从地图上来看,西方来的商队不论是哪个国家,都选择走的另外一条线路,那天线路的路更好走,而且更平坦,会节约很多时间。
反观清风驿,不仅多山,因为不是交通要道,所以路也很烂,换做苏木是商人,他也不会选择走这条路。
“总不能修一条直达长安的水泥路吧。”
其实这是个解决方案,但是根本就不可行,首先水泥现在还没弄出来,其次,要从清风驿修一条水泥路到长安,除非是朝廷出面,否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苏木一时之间也没了主意,只能一直盯着地图,结果还真被他找到一条生路。
“涪江?”
地图上的涪江,原来是一大唐最北边然后南下,沿途会经过长安和清风驿,最后到最南端的出海口。
“陆路走不通,就走水路啊。”
在古代,陆地运输能力远远比不上水路,水路不仅速度快,装载量也大,费用更便宜。
。。。。。。。。
第二天一早,外面还飘着雪花,苏木却等不及来到涪江。
此时的涪江大部分支流已经被冻住了,但是主河道依旧水流湍急。
“这简直就是天然的运输航线啊。”
观察了半天,苏木终于得出这个结论,脸上大喜。
回到驿站叫来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