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儿。”
县令拍了拍自己脑门儿,最近被流民的事情惹得心烦,忘性都大了。
结果衙役递过来的信件,郭县令眉头紧皱。
“大人,怎么不看?”
师爷见县令拿着信件,丝毫没有要开的打算,有些不解。
“哎,不看也知道,新来的驿长估计还不到二十吧?肯定是遇到什么难事,找我求助。”
郭县令现在最头疼的就是流民的事情,哪里有闲暇的功夫帮新来的年轻人擦屁股。
“大人还是看看吧,万一是好消息呢。”
师爷当下也只能这般宽慰。
“哎~”
郭县令打开信件,心想若是找自己帮忙,自己该找个什么借口来拒绝,不过等他看到信件内容的时候,脸色突然骤变,然后便是大喜。
“哈哈,真是小瞧了这年轻人。”
“大人,当真是好消息。”
师爷没想到,自己只是随口一说,结果还被猜中了,立刻高挺自己的头颅,仿佛自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军师。
“苏木这小子帮着安置了清风驿附近的百余名流民,给县衙写信报备呢。”
如果苏木不安置这些人,那么早晚这些流民还是会流窜到丰年县来,所以苏木这无疑也是帮着丰年县解决了一些负担。
“那确实是好事儿啊,不过具小的所知,这清风驿好像也是一穷二白,这百余流民虽然不多,但是每天吃喝所需粮食,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师爷的一句话,倒是提醒了郭县令。
“这小子难道敢动驿站的粮草?”
“那倒不至于,驿站朱三大人你是清楚的,他都伺候了好几位驿站了,驿长若是真有这心思,估计早就来县衙找大人了。”
“倒也是。”
朱三在驿站的时间最长,即便是他自己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时候,也没动过歪心思,他的人品县衙的大人们都放心。
“难道。。。”
师爷突然想到一个可能性,故意拉长,故作深思的样子。
“你想到什么?”
这胃口给县令吊的,都快成翘嘴了。
“大人,听说朝廷新定,咱们的陛下有意派贵族子弟到底层锻炼,你说这苏木会不会就是其中之一?安置流民的粮食,是他家里给赞助的,只是为了攒些功劳给陛下交差?”
“不可能,你看他当初来的时候,跟乞丐有啥区别?”
“大人,那就更加有猫腻了,你想啊,正常人上任,怎么可能穿得跟乞丐一样,他一定是故意为之,就是想低调。”
“对啊,师爷,还得是你。”
郭县令现在已经全然忘了半柱香前,还在嫌弃师爷狗屁不是。
“大人,小的有一计,能解决这流民之患。”
“哦,快快讲”
“既然这苏公子是来历练攒功劳的,那咱们索性就送他一场功劳,大人一会儿回信,将其大大赞扬,并鼓励其多多安置流民,就说有什么事儿,大人都支持他。”
“对呀,有他家族在背后支撑,这小小的流民算什么,到时候,安置流民的功劳,还能少了我一份?”
县令觉得这个主意非常不错,不用县衙出一文钱,就能解决流民之患,还能巴结一下苏木这个高层二代。
越想越激动,郭县令都兴奋地颤抖了,当即让师爷磨墨,给苏木回了一封信,对其大肆夸奖,并且明里暗里让其继续安抚流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