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以为,对二皇子的封赏当然应该有,却不宜过度。”
“甚至应该下旨申斥,告诫二皇子殿下不可得意忘形!”
满朝臣子,大多都是墙头草,顺着太康帝的心意来。
他们不仅对陈渊大肆贬低,轻而易举地抹去了他的功劳。
甚至还有人更进一步,要对陈渊进行惩罚:
“陛下,臣以为,二皇子殿下在永宁府全歼东夷大军,杀人无数,听说杀得血流成河、尸横遍野,造就无边杀孽。”
“如此杀戮,有损阴德,也有损皇室威严!”
“陛下关心二皇子殿下,应该让他早日回京,去相国寺里斋戒三年,以清洗身上的杀孽!”
“唯有如此,才能不被杀孽影响,以至于杀人成魔,沦为一介屠夫!”
要不怎么说,这些耍嘴皮子的臣子,杀人不见血呢。
真是难为他们,竟然想出这么一个理由。
嫌弃杀东夷人太多,造成杀孽,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难道陈渊不应该杀,还把这些东夷贼寇好生生养着不成?
明眼人一看,这都是无比扯淡的。
可是太康帝听了,沉默一下,居然微微点了点头。
“秦爱卿所言有理。”
他面无表情,赞同了这位臣子的意见,然后大手一挥:“陈渊固然有功,可是杀人太多,到底有伤天和,不妥不妥。”
“让其去佛门清修之地斋戒,的确合情合理。等他回来,朕亲自跟他说!”
太康帝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不论怎样,都要将陈渊赶到寺庙里去当两年和尚。
一来可以消减他的威望,让事件的热度过去。
二来也能让陈渊知道,在太唐朝堂到底是谁说了算!
要是敢仗着有一些军功,就对他这个父皇不敬,以后别说当太子继承皇位了,就连眼下的荣华富贵都是奢望!
当然,这一切都要等陈渊回来再说。
就算太康帝心里再有想法,也不能把这样的圣旨直接下到前线去。
否则,就算陈渊不反,他手底下那些骄兵悍将,难免有逆反之心。
“陛下圣明!”
群臣纷纷高呼,大声赞叹太康帝的决断。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陈渊打了一场大胜仗,连个像样的赏赐都没有,反而要被打入寺院去当和尚。
甚至朝野上下,都已经暗中谋划,如果陈渊回来之后不愿乖乖听从,又该怎么应对。
可他们却不知道,陈渊早就看穿了朝堂中这些只会内斗、下黑手的阴险老乌龟,根本没打算跟他们玩。
回京?
回个屁!
傻子才会回来。
陈渊宁愿战死在外面,都绝对不会回京,跟满心猜疑的老皇帝和群臣们玩什么勾心斗角的阴谋算计。
在外面带兵打仗,全是他说了算。
生杀予夺全部归于一人,甚至连朝廷的命令,都可以完全不当回事。
谁会蠢到来京城这龙潭虎穴,在他们的规则
所以,陈渊甚至不等太康帝的旨意,就直接带着大军从永宁府出发,先一步赶到范阳,准备直接征讨东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