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和阿济格在布拉茨克驻留多日,一方面是多尔衮在养病,另一方面也是打算先探查清楚明军的动向,万一明军突然在他们攻打叶尼塞斯克的时候追击而来,让他们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那可就糟糕了。
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明军似乎并没有继续北上追击的打算,而是专心建设起了贝加尔湖的据点。
虽然看明军的意思,是要在贝加尔湖长驻了,这对于建奴自然不是一个好消息,但从另一个方面讲,明军现在无暇北上,也是一个他们北上攻占叶尼塞斯克的好时机。
事到如今,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与其在这里坐以待毙,不如抓紧时间拿下叶尼塞斯克,尽快扩充实力,只有尽可能地扩充实力,面对明军,才能有更多胜算!
下定决心之后,多尔衮和阿济格终于再度率军离开了布拉茨克,北上直奔叶尼塞斯克而且,这一次他们已经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打算,对叶尼塞斯克也是志在必得。
而此时叶尼塞斯克里的罗斯人们,却是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处境,也没有想到在这西伯利亚,还有能够威胁到他们的存在!
正因为罗斯人们的傲慢与懈怠,致使多尔衮和阿济格率领建奴数万大军兵临叶尼塞斯克城下之时,他们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意识到眼前这支突然出现的陌生军队是来攻打他们的。
一时间,整个叶尼塞斯克瞬间乱做一团,在建奴大军的猛烈进攻下,仓促组织城中军民守城御敌,致使他们在开战之处便落于了下风,伤亡惨重。
不过,虽然叶尼塞斯克中的罗斯人现在处于下风,但还不足以断定罗斯人就一定会吃败仗,会被建奴攻破城池,夺走叶尼塞斯克。
因为罗斯人虽然人数不占优势,但作为守城方,便已经占据着天然的优势,足以抵消双方兵力上的差距,加之罗斯毕竟地处欧洲,长期与泰西诸国打交道,在军事方面也是一直效仿泰西发达国家,力求向泰西诸强国看齐的。
所以,罗斯国不禁是手里的武器装备,还是建造堡垒的技术,都是十分先进的,建奴想要像之前那般轻易地战胜罗斯人,攻克叶尼塞斯克,自然是痴心妄想。
很快,城中的罗斯人便逐渐恢复了秩序,架设在城头上的炮台也陆续开炮,对城下的建奴形成了火力覆盖,甚至一度压制了建奴的火炮,遏制住了建奴的攻势。
不过,若是对于以前的建奴而言,罗斯国的火炮确实已经够让他们喝一壶了,甚至会轻易击溃建奴部队的士气,导致建奴大军的溃败。
但是对于如今的建奴而言,在见识过明军的火炮之后,在经历过与明军那些宛如梦魇一般的恐怕战斗之后,眼前这种程度的轰炸,简直就不值一提,建奴们在被明军按在地上反复摩擦之后,也已经得到了成长,足以坦然面对这种程度的火力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