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说,就算阿济格要投降大明,恐怕大明也不能容他,因为阿济格对于大明而言,乃是穷凶极恶之徒,是屠戮万千大明军民的刽子手,大明能放下这些仇恨,让他在大明做官,身居高位?
这诽谤阿济格的谣言虽是不攻自破,但多尔衮和清廷得知了阿济格要与明军议和谈判之事,自然也难免会因此大吃一惊的!
清廷的其他人也便罢了,他们大多也没什么脑子,因而听闻这个消息之后只是表现出了愤怒和不满,因为他们都把自己全部的期望寄托在了阿济格的身上,是指望阿济格与明军作战,指望阿济格战胜明军,力挽狂澜的,所以这阿济格不与明军拼命反倒要议和谈判,他们自然是不乐意的!
毕竟,此一战,他们每个人都是下了血本的,为了支持阿济格作战,他们出人出粮出钱,谁也没有吝惜,所以作为“股东”,他们自然也有资格议论阿济格的不是,宣泄心中不满!
但多尔衮与这些人不同,阿济格的大军就在涿州,距离京师一步之遥,对于涿州的战况以及清军如今的处境,多尔衮自是一清二楚的。
而且,也正是这次发生在他眼皮子底下的战争,让多尔衮彻底认清了现实,让他清楚地认识到,面对如今的明军,清军毫无胜算!
所以这场仗不能再继续打下去了,否则最终的结果便只有一个——灭亡!
多尔衮很清楚,阿济格之所以打算与名谈判,是为了拖延时间,伺机再战,但是他此时的想法不同,他是真的想要与明军议和谈判,希望借此寻一条出路!
因此,多尔衮当即派人前往了涿州,告诉阿济格,谈判的事情他不必再管,自己会派遣合适的人选去与明军议和,在此期间,他该怎么办还怎么办!
阿济格倒是没有多想,毕竟议和谈判这种事儿他本就不在行,也玩不明白,所以多尔衮主动提出要帮他解决这个难题,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多尔衮的使者虽还未到,但阿济格已经派人前往拜会了明军,知会了自己欲与明军议和之事!
冯勇胜、沈贺星和冯恒英三人自是能够想到,清军在这个时候提出要议和谈判,很明显是想要拖延时间,可即便如此,三人也没有点破,没有直接拒绝。
因为他们的目的本就是为了剿灭建奴,为了彻底的击垮建奴,所以只要建奴不逃跑,想怎么拖延时间都没有关系,毕竟这场战争拖得越久,对建奴的消耗也就越大,对明军也就越有利!
明军既然没有拒绝议和之事,那么阿济格就权当明军已经答应了,便直接派人回京禀报了多尔衮,同时也请多尔衮速速拨给粮草。
多尔衮听闻明军没有拒绝议和,顿时便长舒了一口气,明军没有像上次那般一口回绝,就说明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
他马上将使团派出,命使团火速赶往涿州,准备与明军议和谈判。
既然是清军主动来找明军议和,这议和谈判的地点自然是在明军的大营,双方约定好了时间,清军使团便如约前往。
此事冯勇胜、沈贺星和冯恒英三人已经上报给了朱胜机,也正是因为朱胜机点头,他们才答应了与清军议和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