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110.摔杯为号(1 / 2)

郑家的府院可谓出奇的豪华,是一处三通门双火巷五进院落,位于安平桥以北,西从西埭抵西港,北达西垵头,南邻安平桥头,直通五港口岸,占地足有一百三十八亩。

所以要从后院跑到前院,这距离绝不算短,此名亲兵唯恐耽误了郑芝龙的大事,自是拼命狂奔,不敢有丝毫怠慢。

当他跑到前院之后,郑府所有的大门便随之关闭,数百名手持刀斧的甲士不知道从哪儿冒了出来,分成两队冲入了郑府两侧的火巷之中,沿着火巷朝后花园的方向奔去。

与此同时,上百艘挂着郑氏旗号的大船黑着灯宛如幽灵一般从东侧海域缓缓驶来,封锁了叛军船只所停泊的港口,然而叛军们却是对此毫无察觉,留在船上看守的士卒早已喝的酩酊大醉,睡得如同一滩烂泥。

岸上的军营之中,此时也是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上到将领,下到士卒,都已经喝得晕头转向,话都说不清楚了!

叛军们之所以会如此懈怠和放纵,主要也是因为之前他们跟着马士英和刘孔炤逃难之时吃了太多苦头,他们漂泊海上的时候,船上的粮食有限,别说是像如今这般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了,能吃上一顿饱饭都是奢望。

士卒们忍饥挨饿,自是颇有不满,虽然没有闹出哗变来,却也有诸如“跟着福王混,三天饿九顿”之类的抱怨与传言。

如今好不容易来到这福州,郑将军慷慨赠粮,让他们吃上了饱饭不说,还时不时派人送来酒食犒军,叛军们陡然过上了好日子,顿时间都如“报复性”享乐一般,好似想要把之前受的苦都给补偿回来!

马士英和刘孔炤自然也不好约束限制,毕竟他们也知道手下的将士们受了不少苦,而且也因此对他们颇有不满,如今他们三天两头儿的去郑府之中饮酒作乐,却反过来要限制将士们饮酒,定会激化矛盾,恐怕是要出大事情的!

考虑到如今身处郑氏的老巢之中,处境应该是十分安全的,而且那些酒食又是郑芝龙所赠,花的又不是他们的钱,也就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没看见了!

美其名曰,不能拂了郑将军的一番好意啊!

现如今,这整个“福王集团”就是马士英和刘孔炤二人说了算的,虽然在叛逃南京之初,有些官员的权势地位并不在他们二人之下,但随着战局急转直下,什么官职头衔之类的就都成了虚的,谁手里握着兵马,自然谁就能做主!

马士英就不用说了,现在残存的叛军大多都是他的部众。

至于刘孔炤为什么能成为“福王集团”的二把手,那自然是因为他手里有船啊,若不是靠着刘孔炤麾下江防水师的船只,他们何以能漂洋过海,活着逃到这泉州府来?

因此,马士英和刘孔炤自然就成了“福王集团”当之无愧的一号和二号话事人,是真正说了算的人,至于福王朱由崧,二人虽然表面仍然敬他为首,但实际上不过只是一个“吉祥物”罢了,是没有任何实权可言的。

这一点儿不仅是他们内部,作为外人的郑芝龙也同样看得清楚,自打他们刚刚抵达泉州府之时,郑芝龙曾亲自前去拜见了一次朱由崧之后,郑芝龙便再没登过朱由崧的府门,再没搭理过他,而是与马士英和刘孔炤二人的来往越发密切。

而马士英和刘孔炤则打着一个“奉福王之名招抚郑芝龙”的名头,堂而皇之地把福王朱由崧晾在了一边儿,自行其是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