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钱谦益看来,自己为了这应天科技学院劳心费力,付出了那么多,如今便正是自己收获成果的时候。
卖官鬻爵那都是后话,眼下这“贩卖”应天科技学院的学生名额,便是一个好买卖,够他大捞一笔,好好儿回一波血了。
当然,也不是谁来找钱谦益走后门儿都得送礼花钱的,之前那些“捐款助学”的江南士绅们要安排个把亲戚朋友进来自然也就只是一句话的事儿,毕竟他们可都算是这应天科技学院的“赞助商”,理应享受这个特权,这也算是对他们之前捐款的一种回报吧!
对此,柳如是虽然看不惯,却又无可奈何,毕竟这应天科技学院的花销都是这些人捐助的,她也不能不给这些人面子。
而钱谦益知道柳如是的脾气,亦不会明说那些走后门进来的学员中,哪些是自己收礼放进来的,哪些才是“赞助商”们的亲友,故意打着马虎眼儿,借机中饱私囊。
当有大量“关系户”进入学院,自然会直接导致学员数量超额,如此一来,普通百姓想要等到学院名额空缺,再度招收新生可就更难了。
但好在有一点,那就是这应天科技学院中的学生都是女子,而女子一旦到了一定年龄之后便要考虑婚嫁之事,不可能像男子那样一直耗在这学院之中,终生致力于科考,所以主动退学的情况远比想象中要多。
尤其是那些富家千金、大家闺秀们,也不在乎学院补贴的这仨瓜俩枣儿,主要是进来想要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捞到一个做官的机会,能捞到固然是好的,捞不到人家也无所谓,就此退学也没什么舍不得的。
至于那些普通百姓家的女子,自然就难以取舍得多了,这学院的名额来之不易,又有多少人舍得就此放弃呢?
当然,也不是没有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正如那句歌词所唱,“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对于有些人来说,或许是她们这入学的机会来的太过容易了些,以至于她们根本就不懂得珍惜。
这一部分人本身的条件并不算优秀,或许是运气好,亦或是遴选过程中的漏网之鱼,侥幸得以录取入学,但她们本身的心思却不在学习上,而是贪图学院的福利,所以在入学之后学习并不用心,甚至还常常逃学,偷偷跑回家去。
当然,这些女子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其家长的影响,逃学回家之后,也是要帮家里种田织布、经营买卖的,完全被当成了劳动力和赚钱的工具。
柳如是对于这些女子是“哀其不幸”,却又“怒其不争”,但规矩就是规矩,最终这些女子不仅要被开除,而且还要退回之前拿到的补贴!
总的来说,这应天科技学院时而会有主动退学的,也时而会有被学院开除的,所以这断断续续的也总有一些招生名额放出,虽然名额不多,竞争亦很激烈,普通百姓倒也总不至于没有入学的机会。
至此,这应天科技学院也总算是逐渐步入了正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