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号驶入心之迷雾时,船员们的心情莫名沉重起来。
这片星域被浓郁的灰紫色雾气笼罩,雾气是由纯粹的“情绪能量”构成——悲伤的能量像冰冷的雨水,绝望的能量如粘稠的泥浆,愤怒的能量似尖锐的荆棘,它们交织在一起,形成令人窒息的能量场。即使是意志坚定的船员,也忍不住想起生命中最遗憾的往事,眼眶阵阵发热。
“这些情绪能量失去了流动。”肖媚调出能量分析图,图中负面情绪的占比超过了百分之九十,像堵塞的河流一样淤积在迷雾中,“正常的情绪应该像四季轮回,有悲伤也有喜悦,有愤怒也有平静,但这里的正面情绪被彻底压制了。”
迷雾深处,居住着一种“感灵族”——他们没有实体,是由纯粹意识与情绪能量构成的生命,外形如同流动的光带。此刻,感灵族的光带黯淡无光,蜷缩在能量漩涡中,任由负面情绪冲刷自己,连希望号靠近都没有反应。
“他们能感知宇宙中所有生命的情绪,却没有过滤机制。”林越看着一只感灵族被远处文明的战争恐惧波及,光带剧烈颤抖,“就像没有皮肤的人,直接暴露在风雨中,久而久之,只能被痛苦淹没。”
共生之地的首领能量体传递出温柔的感应:“心之迷雾的平衡,是‘情绪的接纳与转化’。悲伤不必强行欢笑,愤怒无需刻意压抑,关键是不让任何一种情绪占据全部心智,就像调色盘,单一的灰色会单调,混合所有色彩才能画出彩虹。”
希望号尝试释放正面情绪能量,却发现如同杯水车薪——注入的喜悦能量瞬间被负面情绪吞噬,甚至会激起更强烈的悲伤反弹,仿佛在哭诉“为何只有我们如此痛苦”。
“强行灌输快乐,只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痛苦被否定。”林峰阻止了继续释放能量的举动,他注意到感灵族的光带虽然黯淡,却在负面情绪的间隙,偶尔会闪过一丝微弱的温暖光芒,“他们心中仍有未熄灭的正面情绪,只是被恐惧包裹了。”
船员们改变策略,用平衡核心的能量构建了“情绪共鸣室”——这个空间不会排斥负面情绪,反而会像镜子一样映照出感灵族内心的真实感受,同时放大那些被忽略的正面记忆。
第一个进入共鸣室的感灵族,起初被无尽的悲伤淹没,光带几乎要消散。但在共鸣室的引导下,它开始“看见”自己并非只有痛苦:曾有一次,它感知到一颗行星上新生婴儿的啼哭,那哭声中蕴含的生命力让它感到温暖;曾有一次,它见证两个敌对文明握手言和,那一刻的释然让它的光带明亮了一瞬。
“原来……我也感受过这些。”感灵族的意识波动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黯淡的光带中浮现出一点金色的光芒。
越来越多的感灵族进入共鸣室,它们在负面情绪的浪潮中,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微光”——可能是一次微小的善意,可能是一段平静的时光,可能是某个文明克服困难后的喜悦。这些微光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道淡金色的“记忆光流”,在迷雾中缓缓流淌。
“情绪不是敌人,是信使。”林峰通过共鸣室传递意识,“悲伤告诉我们什么值得珍惜,愤怒提醒我们什么需要守护,恐惧让我们避开危险。重要的是,别让信使变成主人。”
感灵族开始学习“情绪转化”:他们将悲伤的能量沉淀为“共情的基石”,让自己更能理解他人的痛苦;将愤怒的能量锻造成“改变的动力”,用来驱散宇宙中的不公;将恐惧的能量转化为“警惕的哨兵”,保护自己和其他文明免受伤害。
心之迷雾的颜色渐渐变得丰富起来:灰紫色中透出了代表平静的淡蓝,代表喜悦的粉红,代表勇气的橙红。感灵族的光带也变得五彩斑斓,它们在迷雾中自由穿梭,像一群舞动的彩虹。
离开前,感灵族用情绪能量为希望号编织了一层“心灵护盾”——这层护盾不会阻挡情绪,却能让船员们在任何极端情绪环境中,保持内心的清明,就像暴风雨中稳坐的灯塔。
未知星域的探索仍在继续,前方出现了一片“概率星云”——这里的一切都处于“可能与不可能”的叠加态,一颗行星可能同时存在与不存在,一次能量爆发可能发生也可能从未发生,生活在这里的“概率生命”因此陷入了“选择恐惧”,不敢做出任何决定。
“选择是生命的权利,也是负担。”林越望着那片闪烁不定的星云,“看来我们要去帮他们理解‘不确定性中的确定’了。”
希望号的引擎再次轰鸣,朝着概率星云的方向驶去。宇宙的平衡之道,在情绪的潮汐中展现出“接纳与转化”的温柔,而那些困在概率迷雾中的生命,正等待着他们去唤醒“选择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