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希望号抵达宇宙边界时,船员们感受到了一种极致的“对比”——一侧是星辰璀璨、能量流淌的已知宇宙,另一侧是漆黑一片、吞噬一切的虚无之域。两者的交界处,存在着一条不断闪烁的“边界线”,宇宙的扩张力与虚无的侵蚀力在此激烈碰撞,每一秒都有无数星辰的光芒被虚无吞噬,又有新的能量从宇宙内部涌出,填补被侵蚀的空间。
“这是宇宙最根本的平衡战场。”肖媚的声音带着震撼,她的探测器显示,边界线的能量冲突强度是本源之海的千倍以上,“宇宙在以每秒数光年的速度扩张,而虚无之域的侵蚀速度几乎与之持平。这种拉锯已经持续了百亿年,一旦失衡,要么宇宙被虚无吞噬,要么过度扩张导致内部能量枯竭。”
共生之地的首领能量体传递出前所未有的凝重感应:“虚无之域不是‘空无一物’,而是‘存在的反面’。它没有能量,没有法则,甚至没有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唯一的‘属性’就是消解一切存在。宇宙的存在本身,就是对虚无的‘反抗’,而这种反抗需要精准的平衡——既不能因恐惧而停止扩张,也不能因贪婪而透支能量。”
希望号沿着边界线巡航,发现了多处“虚无裂口”——这些裂口是虚无之域突破边界的通道,呈不规则的黑色漩涡状,周围的星辰在接触到漩涡的瞬间就会失去光芒,化作最原始的粒子被吞噬。其中最大的一处裂口,直径超过了十个星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大,宇宙的扩张能量在它面前如同杯水车薪。
“普通的平衡能量对虚无裂口无效。”林越尝试向裂口发射平衡核心的能量,却看到能量在接触裂口的瞬间就消失了,没有产生任何涟漪,“虚无不与任何能量互动,它只会消解一切。”
林峰凝视着虚无裂口,突然想起了意志星核传递的“平衡之愿”:“存在与虚无,或许并非绝对对立。就像光明需要黑暗来衬托,存在也需要虚无来定义自己的边界。宇宙的平衡,可能在于‘存在的扩张’与‘虚无的约束’相互依存。”
他们将平衡种子与自身对“存在意义”的理解结合,创造出一种特殊的“存在锚点”——这种锚点不释放能量,而是凝聚着“存在的意志”,包含着宇宙中所有生命对“延续”的渴望、对“意义”的追寻。当第一个存在锚点被送入最大的虚无裂口时,奇迹发生了——
黑色的漩涡停止了扩张,裂口边缘浮现出一圈淡淡的白光,那是被锚点凝聚的“存在意志”与虚无的“消解属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原本被吞噬的星辰粒子,在白光的引导下重新凝聚,形成了一颗微弱的新星,虽然光芒黯淡,却顽强地在裂口边缘闪烁。
“虚无可以消解能量,却无法消解‘意志’。”赵雅眼中闪烁着泪光,“生命对存在的渴望,文明对延续的追求,这些意志本身,就是对抗虚无的平衡之力。”
希望号的船员们在边界线的各处虚无裂口布设了存在锚点。这些锚点没有阻止虚无的侵蚀,却在裂口边缘建立了“存在缓冲区”——被吞噬的能量会在缓冲区重新凝聚,被消解的法则会在意志的引导下重新组合,形成“侵蚀-再生”的动态平衡。
最大的虚无裂口处,那颗微弱的新星周围渐渐凝聚出更多的星辰,形成了一片新的星团。星团的光芒虽然不如宇宙内部明亮,却像一道坚韧的防线,与虚无之域形成了稳定的对峙。
“这才是宇宙边界应有的平衡。”林峰望着那片新生的星团,轻声道,“存在不是要消灭虚无,而是在与虚无的拉锯中,不断创造新的意义。就像海浪拍打礁石,礁石不会消失,海浪也不会停止,但两者的碰撞,却能激起最美丽的浪花。”
在宇宙边界停留的三个月里,希望号的船员们见证了无数新星在存在锚点的引导下诞生,也目睹了无数星辰被虚无吞噬。但他们不再感到恐惧,因为他们明白,这种“失去与获得”的循环,正是宇宙存在的证明。
离开时,希望号的平衡核心与宇宙边界的存在意志产生了共鸣,船体上浮现出一道贯穿首尾的白光,这道光芒能让飞船在虚无之域中短暂航行,而不被彻底消解。
轮回印记指向了下一个目的地——“平衡之核”。这是一个传说中的区域,位于宇宙的几何中心,据说那里存放着宇宙诞生以来所有平衡法则的总和,是平衡之道的终极源头。
“我们的旅程,似乎要触摸到终点了。”林越望着星图上那个模糊的光点,眼中却没有疲惫,只有对真相的渴望。
希望号的引擎再次轰鸣,朝着平衡之核的方向驶去。宇宙的平衡之道,在存在与虚无的边界展现出最坚韧的力量,而那隐藏在宇宙中心的终极奥秘,正等待着他们去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