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幕后大佬的爽感(1 / 2)

咖啡馆里,赵铭讲完一段基础音程关系,停下来喝了口已经凉掉的咖啡润嗓子。

许言听得头昏脑涨,感觉犹如在大学课堂上,听了一节高数课,但确实学到了点东西。

至少以后听到“大三度”、“纯五度”这种词不至于完全抓瞎。

为了缓和一下过于学术的气氛,许言找了个话题:

“铭哥,我平时刷短视频,老看到有人发那种歌曲里一段特别抓耳的片段,

这bridge到底是个啥?为啥好像大家都特别关注这个?”

赵铭一听这个,来了精神,比起枯燥的乐理,显然聊具体的音乐片段更让他兴奋:“问得好!这bridge啊,简单说就是歌曲里的‘过门’或者‘桥梁’。

主歌、副歌来回唱,听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这时候突然来一段旋律、和弦或者情绪都不一样的东西,是不是一下就有更多不一样的感觉?”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它就像…嗯…就像电影里的关键点,承上启下,提升逼格!一段好的bridge,能让一首普通的歌变得难忘,能让一首好歌直接封神!

现在短视频时代,大家注意力短,这种精华片段自然更容易爆火。”

赵铭的解释通俗易懂。

许言立刻明白了:“懂了,就是歌曲里的高光转折点。”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赵铭一拍大腿,一副“你小子悟性不错”的表情。

聊完了音乐,话题自然而然转到了生活上。

许言看着赵铭现在的处境,忍不住问:“铭哥,我看现在很多自媒体博主都靠接广告活得挺滋润,你这乐评做得这么专业,就没考虑接点推广啥的?”

赵铭闻言,脸上的兴奋劲儿褪去了一些,露出一丝苦笑,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难啊。

乐评这玩意儿,说真话容易得罪人,说假话我自己心里过不去,品牌方也想找粉丝多的、说话好听的博主。

像我这种两头不靠的,偶尔能接点小乐器配件或者耳机的小推广就不错了,赚的钱也就刚够生活开销了。”

他叹了口气,声音低了些:“不瞒你说,哥们儿现在正是事业低谷期。

上次回家,我妈还偷偷问我,是不是在城里混不下去了……唉,连家都不敢经常回,怕他们担心。”

许言看着眼前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学霸室友,如今为生活所困,却还在坚持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心里有些触动。

他拍了拍赵铭的肩膀,没说什么安慰的空话,只是道:“都会好的。是金子总会发光。”

但许言心里思绪很多:赵铭有专业能力,有热情,缺的只是一个平台和机会。

或许等自己那个还停留在构想中的娱乐公司有点眉目的时候,可以把他签下来?

作为公司旗下的一个专业音乐评论和推广渠道,似乎很不错。

当然,现在这只是个模糊的想法,时机远未成熟。

又坐了一会儿,交流了些自媒体运营的皮毛,许言便起身告辞了。

经过这一个下午的知识恶补,许言对音乐也算有那么一丁点的了解。

当然,这一点点的了解远远不够。

要做专业的事,就要成为一个专业的人,现在,他离专业的人还有些距离。

……

回到公寓,屋里静悄悄的,宋知意不在家。

看来她是听进去了出去走走找灵感的建议,没有一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许言觉得这样挺好,创作确实需要接触外界,吸收新的东西。

这也是许言乐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