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 第131章 念五立心开货铺,怡红初七迎宾客

第131章 念五立心开货铺,怡红初七迎宾客(1 / 2)

正月初四,晨光带着点凉意,在春螺巷的青石板上漫开。

檐角垂着的冰棱还没化透,把立在巷口的念五照得分明。

他揣着几件打满补丁的棉袄,鼻尖冻得通红。

身后跟着两个猎户,其中王二手里攥着半袋糙米,袋口的麻绳勒得指节泛白,连手背的青筋都绷了起来。

“全哥(念五原名李双全),咱……真要跟时老板提开店的事?”

王二搓着手,粗粝的掌心蹭过棉袄上的破洞,带着一点芦苇絮飘出来。

“咱这一屋子老的老、的,连顿饭都快供不上了,那二百两银子,怕是这辈子都还不清。”

念五把棉袄往怀里又紧了紧。

“念姐不是那计较银钱的人。”

“但咱不能总靠着院里接济,得有自己的营生,我们立住了,孩子们才能抬得起头。”

正着,怡红院后院的侧门“吱呀”一声开了。

阿福扛着扫帚出来,见了他们忙停下脚步,扫帚杆往地上一撑。

“念五?你那几个乡亲都安置妥当了?”

“托院里的福,都安置好了。”

念五拱手作揖,目光忍不住往院里瞟了瞟,在戏台方向。

“念姐……醒了吗?我有件事想跟她商量。”

阿福刚要回话,就见时念披着件墨色披风从回廊那头走来。

她指尖漫不经心地拢了拢披风领口,声音里还带着点未醒的慵懒:

“进来吧,吴婶刚熬了米粥,用些暖暖身子。”

念五跟着穿过戏台,目光在“文以载道”的匾额上顿了顿。

那四个字在晨光里泛着木色,比老家祠堂里的牌位还要沉,压得人心头发热。

堂屋的炭盆烧得正旺,火苗“噼啪”地舔着炭块。

吴婶端来三碗热粥,粗瓷碗沿冒着白汽,粥面上还飘着几粒红枣。

念五捧着碗,指尖被烫得直缩,却舍不得放下。

热粥的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滑,米粒在舌尖化开时,他忽然红了眼眶。

自离开怡红院,他要么啃冷硬的窝头,要么喝掺了野菜的稀汤,都快忘了有多久没有喝到这么暖这么稠的粥了。

“念姐,”

念五放下碗,手指在膝头反复摩挲,半晌才终于下定决心开口。

“我想……想开家杂货铺。”

王二和另一个猎户张老三抬头,但见时念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又快速垂了下去。

时念往炭盆里添了块银骨炭,她没急着应,反倒细声问:“想开在哪?打算卖些什么?”

“就开在巷尾那间空铺子!”

念五像是攒了许久的劲终于泄了出来。

“卖些针头线脑、油盐酱醋,给巷里的街坊凑个方便。”

“我还跟王二、老三他们商量好了,他们去山里打猎,我收了皮毛往盛京的绸缎庄送。”

“之前听乔先生,绸缎庄做皮袄缺好料子,咱这不定能成!”

他着,从怀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画着铺子的模样,连柜台的位置都标了出来。

“我私下算过账,租铺子要五十两,进货得一百两,可我……”

他攥着纸的手紧了紧,指缝里沁出的汗把炭笔字晕得发虚。

昨日在时念那里借的二百两银子本想着快点找到活计就慢慢凑着补回去。

但现在……

剩下的一百多两租下铺子再装修也就不剩什么了,连进货的银钱都没有。

王二见状,“咚”地就往地上跪,粗布裤膝撞在青砖上发出闷响。

“念姐,求您……”

“起来话。”

时念上前扶他,指尖触到猎户掌心的厚茧,像摸着块糙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