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 第96章 书肆承印传暖意,帝旨推广惠寒门

第96章 书肆承印传暖意,帝旨推广惠寒门(2 / 2)

“我要预订五本!给乡下的同窗带回去!”

“能不能先留两本?我给我妹妹也带一本,她总想识字!”

阿福被问得头都大了,笑着扬声道:

“大家别急!印好后会先贴告示,到时候来书肆排队就行,念姐了,保证管够,绝不让一个想读的人空手回去!”

走出书肆时,烈日已经悬挂,然而却不像是夏日那般燥热。

回到怡红院时,戏台旁正热闹。

时念坐在石凳上,教姑娘们读诗,案上摊着诗稿,墨香混着桂花香。

浅醉正指着“知己”的注解,声音软软:

“这知己啊,就是不管你走多远,都懂你、信你的人,就像……”

姑娘们听得认真,连平日里最调皮的丫头,都攥着诗签声跟读。

见阿福进来,时念抬眸笑了笑,眼里的光比晨光还暖。

“成了?”

“成了!”

阿福快步走过去,把王尤劲的话一五一十学了一遍,末了还补充道。

“那王掌柜一开始还担心,后来听您要印三千册,眼睛都直了,连您是真为读书人着想!”

时念拿起案上的诗签,风一吹,上面的字迹也跟着轻轻颤动。

她的目光望向巷口。

那里,几个穿粗布衣裳的孩童正蹲在青石板上,用树枝临摹从怡红院捡来的诗签。

地面的字样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

消息像长了翅膀,扑棱棱飞出春螺巷,在盛京的大街巷,连皇宫里都传得沸沸扬扬。

御书房的鎏金铜炉里,龙涎香烧得绵长,青烟绕着梁上的蟠龙雕饰,散出沉静的香气。

南齐帝捏着狄怀仁递上的《蓝星诗词集》样页。

“两文钱……”

帝王低笑出声,将样页放在案上,“这时念,倒真敢想、也真敢做!”

“寻常商人想着翻十倍定价,她倒好,只按纸墨价卖,连成本都不顾。”

狄怀仁躬身道:“陛下,臣已派人去盛京书肆询问过,那王掌柜,时老板自担所有印刷成本,只让书肆赚点跑腿钱。”

“如今寒门学子闻讯,早就在书肆外排起了长队,连城外不少私塾的先生都派人来问预订。”

南齐帝望向窗外,宫墙下的梧桐叶被风卷得打转,像极了他年轻时见过的场景。

那时他还是皇子,微服出巡,见寒门书生在世家府外辗转求书,却连门都进不去。

他叹了口气:“古有陈军为借一本兵法,在太傅府外候了三夜,冻得差点丢了性命。”

“那时若有两文一页的书,何至于让读书人这么难?”

南齐帝还在追忆往昔,没瞧见连福已经弓着腰走了进来。

“陛下,言大人求见,有要事启奏!”

南齐帝收回思绪,淡淡吐出一个字:“宣。”

言锵捧着奏折快步进来,官帽还有些歪斜,瞧着像是急着跑来的。

他“扑通”跪下,将奏折高举过顶,声音洪亮得震得殿内烛火晃了晃。

“陛下!臣请奏——”

“将《蓝星诗词集》推广至各州府,让天下学子皆能读此佳作!”

他顿了顿,接着道:“怡红院时念以两文一页售书,不求牟利,只愿读书人有书读,实乃利国利民之举!”

“臣已联络朝中部分官员,愿牵头协调各州府书肆,效仿盛京书肆的做法,让天下百姓人人皆可读书,人人皆能懂诗!”

南齐帝接过奏折,翻开一看,上面密密麻麻签满了官员的名字。

有李睿、左乾这样的武将,也有礼部尚书方仲文这样的文臣。

他越看嘴角翘的最高:“好!好一个人人皆可读书!”

“传朕旨意,着户部拨款一万两,补贴各州府印刷费用,务必让每个州府的学子都能买到平价书籍!”

他又拿起样页,指尖点着“怡红院监制”五个字,眼里闪着光。

“另外,让人把之前怡红院排的《三国演义》戏本也一并推广出去!”

既要让百姓懂诗,也要他们明忠义。

连福忙躬身应“遵旨”便退了出去。

然而留下的言锵和狄怀仁却是微微蹙着眉头。

方才皇上的是让百姓都能看得起平价书,却并未言明是《蓝星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