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 第92章 诗会终揭蓝星意,帝赏王府品诗魂

第92章 诗会终揭蓝星意,帝赏王府品诗魂(2 / 2)

连福吓得身子一抖,“陛下息怒……”

“怒?朕为何要怒?”

南齐帝大笑出声,将诗签往案上一拍,指节都因激动而泛红。

“朕是欢喜!你瞧这句子——不教胡马度阴山!何等气魄!何等胸襟!”

他起身踱到窗前,望着宫墙外连绵的天际线。

“当年澜沧在西疆守着那片风沙,顶着暴雪击退敌军的时候,不就像这诗里的飞将?”

“朕守着这盛京的安稳,他守着那西疆的国门,才算对得起南齐的万里河山!”

连福闻声这才敢慢慢抬头,见帝王还对着诗签出神,试探着问:

“陛下,奴才让人翻遍了宫里所有的舆图,连前朝的旧图都找了,也没见龙城和阴山的影子,莫不是……”

“找不到才好。”

南齐帝回头打断他,“这等气魄的句子,本就不该困在具体的山水里。”

这飞将二字,是史籍里战死沙场的陈威,是守了边塞三十年的郭晗,更是如今在西疆扛着风沙的许澜沧!

更是南齐所有握着刀、守着土的戍边将士!

他转身对连福道:

“去!把这两句诗抄五十份,快马送到各军大营。”

“告诉将士们,朕在盛京等着他们,等着他们像诗里写的那样,不教胡马度阴山!”

连福刚要应声起身,又被帝王叫住:“等等。”

南齐帝望着诗签角怡红院抄录的字,忽然笑了笑。

那怡红院的时念,倒真是个妙人。

寻常女子困于后宅、只知针线,她却能让诗句长出翅膀,从春螺巷飞到他的御书房里。

“再传一道旨,赏怡红院云锦十匹、上等徽墨二十锭,让时念……多抄些这样的诗。”

总管低头应了声“遵旨”。

退出御书房时,回头瞥见帝王正对着诗签轻声吟诵,龙袍上的金线在阳光下泛着暖光。

恍惚间,他像是看见诗签上阴山二字的浓墨色,在案几上晕成了一片,不出的和谐。

梁王府。

许澜沧斜倚在石椅上,指尖捻着薄薄的诗稿。

上面每页都工工整整抄着怡红院诗词大会的新句,字迹娟秀清丽,一眼便知是怡红院姑娘的手笔。

“但使龙城飞将在……”

他低喃出声,眼底闪过一丝笑意。

沧九站在他身后,望着湖面倒映的云影,低声禀报:

“东宫那边也收到了诗稿抄本,听太子殿下见了,当场就把纸扔在地上,还踩了两脚。”

许澜沧轻笑一声,将诗稿放在石桌上,语气里满是嘲讽:

“他自然要骂,这诗句里藏着的,是他这辈子都缺的东西。”

前不久,刚解了禁足的太子就哭求削减西疆边防军饷,“天下太平,无需重兵戍边”。

那时他便知,这侄子空有太子之名,却无半点帝王该有的魄力。

“主子当初,时念是把好刀。”

沧九忽然开口,目光在诗稿上。

“如今看来,她不仅是刀,还是面镜子,谁是真英雄,谁是真懦夫,一照便知。”

许澜沧拿起诗稿,阳光透过薄薄的纸页,将上面的字影投在他手背上,像枚的墨色烙印。

“起初本王以为,她不过是借蓝星诗词博眼球、赚名声。”

“却没料到,她竟能把每句诗都种进该长的地方,将士们看到飞将,会想起手里的刀、守着的土;”

“书生们读到黄河,会想起心里的志、未竟的路。”

水榭外传来轻缓的脚步声,沧七捧着个描金锦盒进来,躬身道:

“主子,时老板让人送来的新茶。”

锦盒打开,里面码着几块圆溜溜的茶饼。

“时老板,这是刚采的雨前龙井压的饼,配着诗喝更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