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兜售金饼(2 / 2)

爷爷一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当时那个环境,国家严厉打击投机倒把,敢出来做生意的没几个,自己这块金饼更是不清楚来历。

“怎么样,考虑考虑?”

“行!”

爷爷掏出金饼,拿给乔大胡子。乔大胡子仔细端详,脸上露出吃惊的表情,又交给了同伙,同伙看了一眼,也是一脸吃惊。

乔大胡子:“我大哥,你胆子真大,揣着这东西还敢去人民银行,真是活腻歪了。”

爷爷问:“你什么意思?”

乔大胡子冷哼一声,:“你还真是天不怕,地不怕。我问你,这是你从坟里挖出来的吧!”

这回轮到爷爷吃惊了,他万没有想到对方能认出金饼,后悔没有先融了。既然乔大胡子能认出来,难保银行的人认不出来。到时候,只怕也要被警察带走。

见爷爷没有话,乔大胡子:“你别慌张,这样吧,这个饼子我收了,按人民银行的价格。”

“不打折了?”

“不打折。”

爷爷以为占到了便宜,连忙好。乔大胡子点了钞票,爷爷验收无误,乔大胡子问爷爷还有没有货,爷爷谎称没了。乔大胡子不信,坟里的东西都是成罐成箱的,不可能是单饼。爷爷试图用聊斋故事吓走对方,就有个守坟的大青蛇,将罐子背走了,只留下这一个。哪知道这个半真半假的辞没有吓到乔大胡子,他拍了拍爷爷的肩膀,:“年轻人,不诚实!”

两人话时,远处突然来了几个骑自行车的警察。乔大胡子一看形势不好,转头一哄而散,现场只剩下爷爷。

警察倒不知道他们在做买卖,还以为是遇到抢劫的,就问爷爷有没有事,爷爷没事,几名警察就走了,提醒爷爷出门注意安全。

爷爷没敢逗留,赶紧套驴车回家,一路急跑,直到距离村子十里地的镇上才慢下来。爷爷在镇上买了十斤猪肉,又买了很多生活用品,还专门给奶奶扯了5尺大花布,这才回家。

天虽然黑了,但是爷爷觉得,这是他一生最亮的一天。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九点,家家户户已经睡了,只有奶奶还在提心吊胆。

当门闩响动,奶奶听到了驴叫声,赶紧点亮了煤油灯。

“看看我给你买了什么?”

奶奶望着满车的东西,一脸的高兴,爷爷也仿佛感到自己高大了不少。

“快去炖锅肉!”

“明天再炖,大半夜的动火,回头再把邻居惊醒了。”

“得也是,嘿嘿。”爷爷一笑,露出了一排白牙。

1963年是最难熬的一年。连年干旱,家家户户揭不开锅。

粮缸没有隔夜粮食,树叶已经被吃完。

越是饥荒,越是奇闻多,这一年最大的奇闻就是割蛋。

在我们村三十里外,有一个叫张集的镇子,那个时候叫张集公社,那年秋天,公社传出一个消息,一个十岁大的男孩,蛋蛋被人割走了。这个消息比风还要快,甚至传到百里开外,沸沸扬扬。此事很蹊跷,因为自清朝灭亡以来,还没有听谁有割蛋的这个嗜好。

同村有个叫李贵才的人,和爷爷年龄相仿,听了这件事,到家里来找爷爷,想到张集去看一看。奶奶听以后很不乐意,你吃饱了撑的。李贵才,吃饱是没有吃饱,反正是饿着,不如去看看。

当时没有自行车,爷爷和李贵才赶着饿了三年的毛驴去张集。

张集属于徐州,过路经过房村等镇,起来比较远。这一路,毛驴饿得差点低血糖,幸好在半道割了一把青草毛驴,才走到地方。

人还没到地方,就遇见了拦道的。

爷爷问:“你们要干什么?”

拦道的有三个人,其中一个人穿着旧道袍,:“两位大哥,你们要去哪里?是不是去看割蛋的孩子?”

爷爷:“你们怎么知道?”

穿道袍的人年龄40岁上下,个头不高,脸还有点黑,留着长头发。他:“世道不好,有歹人出来作乱,你们赶快回去吧。”

爷爷想问得具体一点,对面又走出一个胖和尚,对爷爷和李贵才大声:“有人出来专门偷孩子的蛋造***,你们还不快点回去,如果你们家孩子的蛋被割走了,那就麻烦了。”

“什么?偷孩子的蛋造***?”爷爷和李贵才有些吃惊。

“不错,两个都是蛋,那***之所以威力大,就是因为有孩子的蛋。”

爷爷觉得他们的话有点像造谣,但是李贵才却信以为真:“长德啊,咱们回去吧,原来割蛋是为了造***呀!”

爷爷不信,问:“既然是造***,那是谁割的蛋?”

穿旧道袍的人:“那还用猜吗?肯定是大队干部。”

见爷爷不信,那人又:“观音只度有缘人,既然你们不信,贫道也没有办法再会。”完,一行人就走了。

爷爷还在发愣,李贵才嘀嘀咕咕地:“道士也信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