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红烛燃尽,罗帐轻垂。
一番云雨过后,顾铭拥着怀中温软的娇躯,心中一片满足与安宁。
可渐渐地,他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怀中的人儿,似乎有些心事重重,呼吸间,总带着一缕若有若无的叹息。
“怎么了?”
顾铭低下头,温热的呼吸拂过她的耳畔。
“还在想白天的事?”
苏婉晴的身子微微一僵。
她沉默了片刻,才将脸往他怀里埋了埋,声音闷闷地传来。
“夫君……”
“嗯?”
顾铭耐心地应着。
“你……你今日拒绝择配,真的是为了学业吗?”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不是因为,顾及我的感受?”
顾铭心中一动。
他将她揽得更紧了些,柔声道。
“为何会这么想?”
“我……”
苏婉晴抬起头,烛光下,她的眼眶微微泛红,眸中水光潋滟,满是自责与愧疚。
“妾身知道,自己出身低微,又是罪臣之女,本就配不上夫君。”
她咬了咬下唇,声音愈发低。
“若是因为我的缘故,让夫君瞻前顾后,错失良缘,那我……那我便是家中的罪人了。”
顾铭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地刺了一下。
他没想到婉晴竟会将一切都归咎到自己身上。
“傻瓜。”
他叹了口气,伸手抚上她微凉的脸颊,指腹轻轻摩挲着。
“你想多了,此事与你无关。”
“可是……”
苏婉晴吸了吸鼻子,用带着哭腔的声音,出了一句让顾铭始料未及的话。
“夫君,你若真心为这个家好,为我好,就必须要娶新人。”
“而且,越多越好。”
顾铭彻底愣住了。
他有些不解地看着怀中梨花带雨的妻子。
这是什么道理?
天底下,竟还有主动劝自己夫君纳妾的女子?
“婉晴,你是不是……糊涂了?”
顾铭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困惑。
“我没有糊涂!”
苏婉晴却摇了摇头,神情前所未有的认真。
她擦了擦眼泪,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平稳下来。
“夫君,你可知,我大崝王朝为何文风鼎盛,远超前朝?”
顾铭没有话,静待她的下文。
苏婉晴轻声道。
“因为我大崝有一条立国之策,那便是‘文以载道,婚以固国’。”
她的声音在静谧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朝廷坚信,文人学子的后代,能更好地继承父辈的才学天赋,为国朝诞生更多优秀的栋梁之才。”
“所以……”
苏婉晴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地道。
“为了能让优秀的文脉更好地开枝散叶,朝廷对于文人的婚配,是有明确规定的。”
“童生功名,尚无强制要求。”
“可一旦考上了秀才,官媒司便会备案在册。若名下无妻,是绝不允许的。若只有一妻,虽不算违规,却也会被视为……视为对国策的消极应对,于日后的考评,大为不利。”
她看着顾铭,眼中满是忧虑。
“而且,这还仅仅是秀才。”
“往后每晋升一个功名层次,便至少要多纳娶一人,这……这是朝廷的强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