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这件事有些尴尬,便到西间里问韦太太;她正看着李妈收拾碗碟呢。她见我问,便笑着说,“你要问这些事做什么?她昨天回去,原是借了阿桂的衣裳穿了去的,打扮得娇滴滴的,也难怪,被她男人看见了,便约了些不相干的人,将她抢回去过了一夜。今天早上,她骗她男人,说要到此地来拿行李。她男人就会信她,派了两个人跟着。那知她到了这里,便叫阿齐拦着那跟来的人;她自己便跪在我面前哭诉,说死也不愿回她男人家去。你说我有什么法子。只好让那跟来的人先回去再说。好在没有几天,她们要上学了,我将来交给她的爹吧。唉,现在的人,心眼儿真是越过越大了;一个乡下女人,也会闹出这样惊天动地的事了!”9
9 语言描写
以韦太太的话交代清楚前面的吵闹,令读者不至于一头雾水。韦太太说阿河“死也不愿回她男人家去”,从侧面烘托出阿河的反抗精神。此外,韦太太还对阿河进行了不赞同的评价:“现在的人,心眼儿真是越过越大了;一个乡下女人,也会闹出这样惊天动地的事了!”这其实也是当时社会大多数人对阿河这样女子的看法,表现出封建道德对女性的束缚。
“可不是,”李妈在旁插嘴道,“太太你不知道;我家三叔前儿来,我还听他说呢。我本不该说的,阿弥陀佛!太太,你想她不愿意回婆家,老愿意住在娘家,是什么道理?家里只有一个单身的老子;你想那该死的老畜生!他舍不得放她回去呀!”
“低些,真的么?”韦太太惊诧地问。
“他们说得千真万确的。我早就想告诉太太了,总有些疑心;今天看她的样子,真有几分对呢。太太,你想现在还成什么世界!”
“这该不至于吧。”我淡淡地插了一句。
“少爷,你那里知道!”韦太太叹了一口气,“——好在没有几天了,让她快些走吧;别将我们的运气带坏了。她的事,我们以后也别谈吧。”10
10 语言描写
韦太太的这段话写出她对阿河此时的不喜,可以说是避之不及,为她之后对阿河的冷眼旁观埋下伏笔。
开学的通告来了,我定在二十八走。二十六的晚上,阿河忽然不到厨房里挈水了。韦小姐跑来低低地告诉我,“娘叫阿齐将阿河送回去了;我在楼上,都不知道呢。”我应了一声,一句话也没有说。正如每日有三顿饱饭吃的人,忽然绝了粮;却又不能告诉一个人!而且我觉得她的前面是黑洞洞的,此去不定有什么好歹!那一夜我是没有好好地睡,只翻来覆去地做梦,醒来却又一例茫然。11这样昏昏沉沉地到了二十八早上,懒懒地向韦君夫妇和韦小姐告别而行,韦君夫妇坚约春假再来住,我只得含糊答应着。出门时,我很想回望厨房几眼;但许多人都站在门口送我,我怎好回头呢?
11 心理描写
将阿河的离开形容成“绝了粮”,形象地写出了阿河在“我”心中的重要性。同时,“觉得她的前面是黑洞洞的”“只翻来覆去地做梦”等描写,也表现出“我”对阿河的担心。
到校一打听,老友陆已来了。我不及料理行李,便找着他,将阿河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他。他本是个好事的人;听我说时,时而皱眉,时而叹气,时而擦掌。听到她只十八岁时,他突然将舌头一伸,跳起来道,“可惜我早有了我那太太!要不然,我准得想法子娶她!”
“你娶她就好了;现在不知鹿死谁手呢?”
我俩默默相对了一会,陆忽然拍着桌子道,“有了,老汪不是去年失了恋么?他现在还没有主儿,何不给他俩撮合一下。”
我正要答说,他已出去了。过了一会子,他和汪来了,进门就嚷着说:
“我和他说,他不信;要问你呢!”
“事是有的,人呢,也真不错。只是人家的事,我们凭什么去管!”我说。
“想法子呀!”陆嚷着。
“什么法子?你说!”
“好,你们尽和我开玩笑,我才不理会你们呢!”汪笑了。
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谈到阿河,但谁也不曾认真去“想法子”。
一转眼已到了春假。我再到韦君别墅的时候,水是绿绿的,桃腮柳眼,着意引人。12我却只惦着阿河,不知她怎么样了。那时韦小姐已回来两天。我背地里问她,她说,“奇得很!阿齐告诉我,说她二月间来求娘来了。她说她男人已死了心,不想她回去;
12 环境描写
寥寥几笔,以女子来写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只不肯白白地放掉她。他教她的爹拿出八十块钱来,人就是她的爹的了;他自己也好另娶一房人。可是阿河说她的爹那有这些钱?她求娘可怜可怜她!娘的脾气你知道。她是个古板的人;她数说了阿河一顿,一个钱也不给!我现在和阿齐说,让他上镇去时,带个信儿给她,我可以给她五块钱。我想你也可以帮她些,我教阿齐一块儿告诉她吧。只可惜她未必肯再上我们这儿来啰!”13
13 语言描写
由韦小姐的话写出阿河的遭遇。阿河的男人愿意以八十块钱放阿河离开,其实是将阿河当成了“可买卖的货物”。作者无须再多说什么,他已经通过阿河的命运令我们看到当时如阿河一般女子的悲剧命运。
“我拿十块钱吧,你告诉阿齐就是。”
我看阿齐空闲了,便又去问阿河的事。他说,“她的爹正给她东找西找地找主儿呢。只怕难吧,八十块大洋呢!”
我忽然觉得不自在起来,不愿再问下去。
过了两天,阿齐从镇上回来,说,“今天见着阿河了。娘的,齐整起来了。穿起了裙子,做老板娘娘了!据说是自己拣中的;这种年头!”14
14 语言描写
阿齐的话交代了阿河的凄凉归宿,她始终无法逃脱整个社会对她的束缚,最终还是向命运屈服了。
我立刻觉得,这一来全完了!只怔怔地看着阿齐,似乎想在他脸上找出阿河的影子。咳,我说什么好呢?愿命运之神长远庇护着她吧!
第二天我便托故离开了那别墅;我不愿再见那湖光山色,更不愿再见那间小小的厨房!15
15 心理描写
在“我”的心中,青春靓丽的阿河是美的化身,而她最后无力摆脱命运的结局,其实就是美的破灭,因此“我”会感觉“全完了”。“我”同情阿河,又无力改变阿河的现状,唯有祝愿她。但作者心中又是悲伤的,是愤懑的,结尾的两个“不愿再见”重复,将作者的这种情绪拉长,给人以无尽的回味。
阅读赏析
朱自清是现代散文大家,但他的这篇散文却略带些小说的特征,情节较为完整,将阿河起起伏伏的故事娓娓道来,展现了那个时代女子的悲剧性命运。
阅读这篇散文,我们可以发现它最令人称道的,便是作者对主人公阿河的形象塑造。原本有些土气的阿河经过打扮之后,变得青春靓丽,光彩照人。作者运用了大篇幅的笔墨来从正面书写阿河的这种美:她的发如纯丝,她的小脸宛如桃花,她的眼像一双小燕子,她走路的姿势宛如可爱的小猫……正如“我”在日记中所说:“她有一套和云霞比美,水月争灵的曲线,织成大大的一张迷惑的网!”可以说,阿河的美,美得极具艺术性,足以让人浮想联翩。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大篇幅的描摹中,作者还运用了比喻、夸张、通感、联想等多种修辞。这些修辞的使用令作者的语言表达得更加生动灵活,富有美感,因此也更容易将读者带入作者所创造的阿河之美中。除了以上的正面描写,作者还辅以侧面描写来烘托阿河的形象。比如借韦小姐的话写阿河的聪明,借“我”对阿河从无视到喜爱再到关注的心理变化写阿河的转变,借大家的对话写阿河的身世及最后的命运等,这样的描写笔法灵活,有了正面描写所达不到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正侧面相结合,阿河的形象也被塑造得更加立体了,也更容易让读者感受到“我”对阿河最终命运的叹息和愤懑。这种正侧面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在写作中也不妨一试。
阅读延伸
1.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优美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文章的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你如何看待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