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湖之冬(2 / 2)

“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一句,用无风时的暖与前文有风时的寒进行对照,反衬出白马湖风势之大。人们“逃难似的”回到屋内,则用寒风来临时人的表现侧面反映出风肆虐时的恐怖。

6 景物描写

作者用凝练的语言着重刻画了冬日里白马湖的多样色彩,泥地的白、山色的紫、湖水的蓝构成颜色分明的山水画,展现出白马湖的别样之美。

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白马湖的所以多风,可以说有着地理上的原因。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面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白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唯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风的多和大,凡是到过那里的人都知道的。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古占着重要的因素,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

现在,一家僦居上海多日了,偶然于夜深人静时听到风声,大家就要提起白马湖来,说“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样厉害哩!”

白马湖之冬,可谓是快意人生!7

7 直抒胸臆

白马湖的冬天让作者领略到别样的情味,更产生了不畏人生挑战的豁达心态,故而在文章的结尾处直接传达出对畅快人生的感慨,让读者感受到作者乐观畅达、正气凛然的生活姿态。

阅读赏析

夏丏尊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语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白马湖之冬》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是夏丏尊先生的名篇。文中所写的白马湖,是著名的春晖中学的所在地。1922年教育家经亨颐在白马湖畔创建了这所学校,并吸引了包括夏丏尊、朱自清、蔡元培、俞平伯、叶圣陶等人在此任教或考察,白马湖因此成为一块颇具历史的文化宝地。

《白马湖之冬》是夏丏尊迁居上海后,回忆在白马湖的工作与生活写下的深情之作,其中最让他难忘的便是白马湖的风。在文章中,作者紧紧抓住了“多风”这一白马湖的核心特征,调动多种感官,用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生动还原了白马湖的冬天。作者视角独特,选取萧索冷清的冬季进行刻画,不仅表现出他别样的审美情趣,也让我们从他在恶劣环境中泰然处之的心境感受到他平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阅读延伸

1.作者写白马湖的冬天,突出了它怎样的特征?

2.文章的倒数第二段引用大家对白马湖的评价,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3.作者对白马湖的冬天有怎样的感情?通过本文作者表达了对生活怎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