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提示主题
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用孩子之间的矛盾类比国际纷争,抨击战争发起者的“不讲理”。这个“儿戏”的表层含义是孩子之间幼稚的打斗,深层含义是国家之间荒唐草率的战争。
国际的事如儿戏,或等于儿戏。5
5 总结全文
侵略者们不遵守任何契约,如同小孩“想打就打”,战争就这样轻易地发生,作者对此表示强烈的不解和愤慨。
阅读赏析
本文短小精悍,记录了一件幼儿争吵打闹的小事,以及因它而产生的联想。作者写作这篇文章时,中国正处于局势动**时期,东北地区在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下全境沦陷,而国民党政府不仅没有集中力量反抗外来侵略者,反而在忙着“剿共”。文中孩子们打架的时候,作者阅读的报纸上登的就是这些令人感到荒唐又愤怒的消息。
小孩打架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因为年纪小,尚不明事理,更不善于谈判,往往诉诸最原始的解决方法。作者有意将两个孩子打架的具体原因和经过详细写下,把他们的语言神态细节全都呈现给读者,却没有声明在这场“无理的相争”中到底谁对谁错,而让读者自行判断。
读者感到荒唐好笑,是笑儿童的天真幼稚,这样不讲理的小打小闹出现在孩子们身上,虽多少让成年人感到头疼,但终究可以原谅,甚至觉得可爱。随后,作者笔锋一转,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报纸上,将报纸上报道的国际局势和刚才的小儿打闹作比,暗暗批判当下战争的荒诞和不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政治局势的看法,既抨击了外来侵略者的无耻,也讽刺了国民党政府面对外来侵略时的不作为。
作者以小见大的笔法堪称绝妙,令读者的笑意戛然而止,陷入深思。
阅读延伸
1.两个孩子为什么打架?作者判定是谁的过错了吗?为什么?
2.两个孩子是因为什么而和好的?
3.对人和人之间的暴力相争,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