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是人们体力发泄最好的法子。亚里士多德不是说过人的快乐是生于能力变成效率的畅适。我常常在办公时间五分钟以前起床,那时候洗脸拭牙进早餐,都要限最快的速度完成,全变做最浪漫的举动,当牙膏四溅,脸水横飞,一手拿着头梳,对着镜子,一面吃面包时节,谁会说人生是没有趣味呢?6而且当时只怕过了时间,心中充满了冒险的情绪。这些暗地晓得不碍事的冒险兴奋是顶可爱的东西,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班不敢真真履险的懦夫。
6 动作描写
这一段描写了作者早上临近上班时间起床洗漱的情形,对动作的表现既有正面也有侧面。正面描写有“一手拿着头梳,对着镜子”“一面吃面包”,写出了动作的多样并行;侧面描写有“牙膏四溅”“脸水横飞”,表现出了动作的飞速迅猛。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把作者匆匆忙忙却又驾轻就熟的状态表现得生动而充满喜剧色彩。
我喜欢北方的狂风,因为当我们衔着黄沙往前进的时候,我们仿佛是斩将先登,冲锋陷阵的健儿,跟自然的大力肉搏,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壮举,同时除开耳孔鼻孔塞点沙土外,丝毫危险也没有,不管那时是怎地像煞有介事样子。冒险的嗜好哪个人没有,不过我们胆小,不愿白丢了生命,仁爱的上帝,因此给我们卷地蔽天的刮风,做我们安稳冒险的材料。7
7 联想、比喻
把顶着沙尘暴艰难行走的情形比作士兵英勇迎敌的场面,一则调侃自己的狼狈,博读者一笑;二则再次强调自己对单调生活的厌倦,和作为普通人对冒险的幻想,让人深有共鸣。
住在江南的可怜虫,找不到这一天赐的机会,只得英雄做时势,迟些起来,自己创造机会。就是放假期间,十时半起床,早餐后抽完了烟,已经十一时过了,一想到今天打算做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动手,赶紧忙着起来——天下里还有比无事忙更有趣味的事吗?若使你因为迟起挨到人家的闲话,那最少也可以打破你日常一波不兴无声无臭的生活。我想凡是尝过生活的深味的人一定会说痛苦比单调灰色生活强得多,因为痛苦是活的,灰色的生活却是死的象征。迟起本身好似是很懒惰的,但是它能够给我们最大的活气,使我们的生活跳动生姿;世上最懒惰不过的人们是那般黎明即起,老早把事做好,坐着呆呆地打呵欠的人们。迟起所有的这许多安慰,除开艺术,我们哪里还找得出来呢?许多人现在还不明白迟起的好处,这也可以证明迟起是一种艺术,因为只有艺术人们才会这样地不去睬它。
现在春天到了,“春宵苦短日高起”,五六点钟醒来,就可以看见太阳,我们可以醉也似地躺着,一直躺了好几个钟头,静听流莺的巧啭,细看花影的慢移,这真是迟起的绝好时光。能让我们天天多躺一会儿罢,别辜负了这一刻千金的“春朝”。8
8 点题
在全文即将结束之际,对文章标题“‘春朝’一刻值千金”明确展开阐述,可视作对本文主题思想的一个总结。
《懒惰汉的懒惰想头》是当代英国小品文家Jero K. Jero(杰罗姆·凯·杰罗姆)的文集名字(Idle Thoughts of An Idle Fellow),集里所说的都是拉闲扯散,瞎三道四的废话,可是自带有幽默的深味,好似对于人生有比一般人更微妙的认识同玩味——这或者只是因为我自己也是懒惰汉,官官相卫,惺惺惜惺惺,那么也好,就随它去罢。“春宵一刻值千金”这句老话,是谁也知道的,我觉得换一个字,就可以做我的题目。9连小小二句题目,都要东抄西袭凑合成的,不肯费心机自己去做一个,这也可以见我的懒惰了。
9 仿拟
对人们所熟知的“春宵一刻值千金”进行了小小的改写,衍生出了全新的含义,契合了本文的主题,也给读者制造了深刻的印象。读者往后再看到这句话时,或许根本想不起原出处,而是想起作者的“春朝一刻值千金”了。
在副题目底下加了“之一”两字,自然是指明我还要继续写些这类无聊的小品文字,但是什么时候会写第二篇,那是连上帝都不敢预言的。我是那么懒惰,有时晚上想好了意思,第二天起得太早,心中一懊悔,什么好意思都忘却了。
阅读赏析
我们从小被要求早睡早起,因为人们普遍认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才是正常高效的生活和工作秩序,赖床、睡懒觉则常常被视为一个人懒惰、不求上进、没有自制力的表现。然而,本文却反其道而行之,为睡懒觉的习惯正名,让人耳目一新。本以为会有什么科学论述,读完才发现是一篇幽默小品。
作者讲述了自己上学和工作期间晚起迟到的经历,为了表明自己积习难改,他戏谑地称自己为睡懒觉方面的“艺术家”。对很多人来说,睡懒觉给人的舒适感是短暂的,压力和焦虑感却是巨大的,作者却故作严肃地将睡懒觉的舒适进行了一番积极浪漫的描绘,将其带来的生活节奏的紧张混乱美化成“悲壮又刺激”的冒险,甚至引经据典,力证此习惯的“正当性”。这让文章看起来既像是作者在用反讽手法温和地批判自己,又像是在插科打诨地为自己辩护。无论是哪种,都使人忍俊不禁。
此外,作者虽满口“胡言”,却能自圆其说,读者竟然在某些时刻觉得“非常有道理”,更让人为自己这想法感到好笑。笑作者的同时笑自己,毕竟,享受舒适是人之天性,谁不喜欢那软和的被窝呢!
阅读延伸
1.作者赖床时都做些什么?
2.作者怎么看待因为晚起而导致的一些麻烦?
3.读罢本文,你是否产生了共鸣?你认同哪些?不认同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