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游戏:踢毽子,抓子儿,下“逍遥”。“逍遥”是在一张正方形的白纸上,木版印出螺旋的双道,两道之间印出八仙、马、兔子、鲤鱼、虾……每样都是两个,错落排列,不依次序。玩的时候各执铜钱或象棋子为子儿,掷骰子,如果骰子是五点,自“起马”处数起,向前走五步,是兔子,则可向内圈寻找另一只兔子,以子儿押在上面。下一轮开始,自里圈兔子处数起,如是六点,进六步,也许是铁拐李,就寻另一个铁拐李,把子儿押在那个铁拐李上。如果数至里圈的什么图上,则到外圈去找,退回来。点数够了,子儿能进终点(终点是一座宫殿式的房子,不知是月宫还是龙门),就算赢了。次后进入的为“二家”“三家”。“逍遥”两个人玩也可以,三四个人玩也可以。不知道为什么叫作“逍遥”。
早起一睁眼,窗户纸上亮晃晃的,下雪了!雪天,到后园去折腊梅花、天竺果。明黄色的腊梅、鲜红的天竺果、白雪,生机盎然。腊梅开得很长,天竺果尤为耐久,插在胆瓶里,可经半个月。
舂粉子。有位邻居,有一架碓。这架碓平常不大有人用,只在冬天由附近的一二十家轮流借用。碓屋很小,除了一架碓,只有一些筛子、箩。踩碓很好玩,用脚一踏,吱扭一声,碓嘴扬了起来,嘭的一声,落在碓窝里。4粉子舂好了,可以蒸粉、做“年烧饼”(糯米粉为蒂,包豆沙白糖,作为饼,在锅里烙熟)、搓圆子(即汤团)。舂粉子,就快过年了。5
4 动作描写
“踏”“扬”“落”等词形象地勾勒出舂粉子的过程,再辅以“吱扭”“嘭”等象声词,画面感极强。
5 留白
作者对“舂粉子”描写过后,以一句“就快过年了”结束全文,看似突兀,实则属于留白手法,点到即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阅读赏析
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作品并不追求行文结构的复杂精妙,也不追求主题思想的玄奥高深,相反,他的作品平平淡淡、信手拈来,如话家常。这篇《冬天》便是如此,平淡如水的文字,充满了生活气息。读罢全文,仿佛在与汪先生唠家常,聊故乡的冬季,看似无迹可寻,实则先生按照时间顺序,从入冬一直写到过年,用平凡质朴的语言将故乡冬季的风土人情穿插其中,通过记录一些昔人往事,让读者深陷那一片“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岁月静好中。那些随手拈来的日用品、家常菜、小游戏等经过先生看似漫不经心的处理后,平实委婉而又富有弹性,表面上看似平淡,实则韵味十足,令人意犹未尽,发人深省。读完汪先生的这篇《冬天》,相信你一定能从中感受到来自平凡生活的恬淡与雍容。
阅读延伸
1.作者一共描写了家乡冬天的哪些事,请简要罗列。
2.作者为何要花大量笔墨来描写家乡冬天玩的游戏?
3.通过阅读本文,请你就个人感受对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风格做简要的概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