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湖(2 / 2)

4 情景描写、动静结合

作者用暮色、青雾、倒影、铜镜、归鸟刻画了白马湖最美的画面,以动静结合的手法勾勒出一种清风徐来,微波**漾的绝美意境。有美酒相伴、挚友相陪,这便是作者心中的桃源盛景。或醉于美酒,或醉于暖香春风,或醉于湖光山色,抑或醉于真挚友情。回家途中,有月光相伴则踟躇于沿途风景,即使黑夜,依旧心满意足。最后一句也为引出下文做了铺垫。

白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山是青得要滴下来,水是满满的、软软的。5小马路的两边,一株间一株地种着小桃与杨柳。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疏星。杨柳在暖风里不住地摇曳。在这路上走着,时而听见锐而长的火车的笛声是别有风味的。在春天,不论是晴是雨,是月夜是黑夜,白马湖都好。——雨中田里菜花的颜色最早鲜艳;黑夜虽什么不见,但可静静地受用春天的力量。夏夜也有好处,有月时可以在湖里划小船,四面满是青霭。船上望别的村庄,像是蜃楼海市,浮在水上,迷离惝恍的;有时听见人声或犬吠,大有世外之感。若没有月呢,便在田野里看萤火。那萤火不是一星半点的,如你们在城中所见;那是成千成百的萤火。一片儿飞出来,像金线网似的,又像耍着许多火绳似的。只有一层使我愤恨。那里水田多,蚊子太多,而且几乎全闪闪烁烁是疟蚊子。我们一家都染了疟病,至今三四年了,还有未断根的。蚊子多足以减少露坐夜谈或划船夜游的兴致,这未免是美中不足了。

5 通感

作者将山色的浓郁赋予动感,一个“滴”字将山青欲滴的饱满刻画得惟妙惟肖,“满满”“软软”通过感觉挪移,写出了湖水的春意盎然。合理运用通感,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增添艺术效果。

离开白马湖是三年前的一个冬日。前一晚“别筵”上,有丏翁与云君,我不能忘记丏翁,那是一个真挚豪爽的朋友。但我也不能忘记云君,我应该这样说,那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阅读赏析

1924年3月,朱自清先生应邀来到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执教,不仅沉醉于白马湖的美景,还收获了真挚的友情。离开白马湖移居北京后,朱自清先生写下此文,聊作感怀。

文章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带领读者一同将思绪拉回在白马湖居住的美好时光。在细腻动人的情景描写中,融入比喻、通感、拟人等多种手法,勾勒出白马湖的秀丽风景和湖光山色,让读者为之赞叹。山美水美景更美,风醉酒醉人自醉,世外桃源的田园生活中,最令先生难以忘怀的是与夏丏尊、朱光潜等人结交的深厚友谊。作者借景抒情,将这份真挚友情融入白马湖的山清水色中,正因如此,先生才会对白马湖情有独钟,难以忘怀。古人云“文人相亲”,然而从这篇文章里,我们却看到了另一种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文人相亲”。

阅读延伸

1.请对白马湖的特点做总结概括。

2.作者说白马湖“美中不足”之处是蚊子多,请问作者强调这一点有何用意?

3.文章将对人的描写穿插在写景中,请从行文结构和构思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