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与笑(2 / 2)

5 反问

通过反问来论证“生活是可留恋的”观点。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来表达肯定的观点,合理使用反问句,比陈述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反思。

6 举例

作者旁征博引,利用大量举例来说明“眼泪真是人生的甘露”这一观点。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论证观点,形象生动且易于理解,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十八世纪初期浪漫派诗人格雷在他的On a Distant Prospect of Eton College《远见依顿学院》里说:留下也就忘了的泪珠,那是照耀心胸的阳光。

The tear fot as soon as shed,

The sunshe of the breast.

这些热泪只有青年才会有,它是同青春的幻梦同时消灭的。泪尽了,个个人都像苏东坡所说的“存亡惯见浑无泪”那样的冷漠了,坟墓的影已染着我们的残年。

阅读赏析

梁遇春如同一颗流星一般,从中国文学史的上空一划而过。在其短暂的二十六载人生旅途中,他留下了为数不多的优秀作品。这些文章写的多是人生琐事,但其中有真性情,有大智慧,他擅于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现象,比如生与死、泪与笑、天真与经验以及多情与无情等。这篇《泪与笑》便出自同名散文集,通过辩证地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向读者展示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

文章构思巧妙,以生命中的各种“笑”作为切入点,从“怪异的笑”“莫名其妙地笑”“勉强一笑”等,到“傻笑”“陪笑”“冷笑”“干笑”“苦笑”,奠定了文章沉郁的感情基调。接着作者紧扣主题、旁征博引,通过举例说明,从笑的行为方式过渡到内心情绪的表达,经过大量铺垫后引出“泪却是肯定人生的表示”这一观点,并强调能流下“感动的热泪”的人生才是真实的、有价值的,接着将泪的内涵进一步深化,指出青年的热泪才是人生的动力和甘露,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洞察人生的青年形象。而文章结尾引用的诗句“存亡惯见浑无泪”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历经世事却无力振作的无奈,另一方面也传递出其对家国陷入危机四伏的困难境地的深切担忧之情。

阅读延伸

1.让作者“惊心动魄”的笑都有哪些?请做简要概括总结。

2.文中提到“现在却再寻不到这种无根的泪痕了”是什么意思?

3.有人说作者对“笑”持有一种批判的态度,结合全文,谈谈你个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