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上的“安定”反应在身体行为上,表现为呼吸的畅快,这一细节生动展现出灯光带来的力量。
他们点灯不是为我,在他们的梦寐中也不会出现我的影子。但是我的心仍然得到了益处。我爱这样的灯光。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5
5 象征、过渡
此处的“灯光”已不再是实际灯光,而是象征着希望对迷惘心境的指引。作者通过这句话将思绪进一步拓宽,从灯光的实际意义过渡到后文灯光的象征意义,提升了全文的思想内涵。
孤寂的海上的灯塔挽救了许多船只的沉没,任何航行的船只都可以得到那灯光的指引。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
再回溯到远古的年代去。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有一个夜晚暴风雨把火炬弄灭了,让那个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里。但是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没有跟着殉情的古美人永沉海底。
这些灯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我想起了另一位友人的故事。他怀着满心难治的伤痛和必死之心,投到江南的一条河里。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看见一点灯光,模糊中他还听见一阵喧闹,以后便失去知觉。醒过来时他发觉自己躺在一个陌生人的家中,桌上一盏油灯,眼前几张诚恳、亲切的脸。“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他感激地想着,从此他改变了生活态度。“绝望”没有了,“悲观”消失了,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6这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我最近还见到这位朋友。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我没有跟他重谈起灯光的话。但是我想,那一点微光一定还在他的心灵中摇晃。
6 对比
从绝望、悲观到积极,通过一个人前后的变化与对比,烘托出灯光对人的深远影响。
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阅读赏析
巴金是当代著名作家,一生著作颇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散文集《随想录》等。先生的散文充溢着真情,如清泉般流入读者心底。
《灯》创作于1944年,正值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国家民族陷入巨大的灾难。作者开篇以噩梦、窒息、漆黑等环境描写烘托出环境及内心的彷徨、苦闷,然后话锋一转,这微弱却不灭的灯光出现,减退了黑色,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全文以“灯”为主线,时而是对现实的描写,时而是对往事的追忆,时而写真实的灯光,时而引经据典,在描写的同时运用象征手法,将深刻的哲理寓于景物描写当中,强化了灯光带给人的温暖、力量与信心。
阅读延伸
1.文中共描写了哪几种类型的灯?请简要概括。
2.“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想象自己置身于黑色的夜晚,远处的灯光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