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我问,你答!(1 / 2)

“让你办差事,你跑到绣春院来作甚”

江实初发觉他的目光,於是用袖袍遮住腰间宝剑,连看都不让对方再看一眼。

你砍我,本官不计较。

这宝剑,可就由不得你了。

见此,赵齐虽气得將一口铁牙咬紧,还是从牙缝里挤出话来,“午时过后,吕院判召集太医院眾人,排查时疫,我妇人科被分到绣春院。”

见江实初面露疑惑,赵齐又补充道:

“西南大疫,已有数月。”

江实初一点就透,暗自心惊。

前身便是借西南大疫的由头出了京,偷跑到江南休暇,一同离京的还有十人。

回想起来,这十人后来都没有回京。

大概率,是染病死了……

很显然,瘟疫没能止住,甚至祸及京城。

要不然,西南和京城之间相隔千里,太医院本就人手不足,怎可能大张旗鼓,耗费人力物力,排查京城瘟疫

想到这,江实初心中发寒。

京城大疫,首当其衝的便是太医院,可若太医院有这本事,西南的大疫,早就该摁死在西南的地界上。

难办了。

他深吸气,排除心中杂念,思绪回到眼下。

老鴇带著几个裹得严严实实的汉子,示意这几人听江实初的差遣。

“江大人,小女子已问过东家,东家愿协助江大人治疫,请江大人全力而为。”

“替我谢过东家。”

“正中雅间已清扫好,江大人请隨我来!”

江实初要了雄黄,在屋內焚烧一遍。

雄黄又名石黄,其性辛温、味苦涩,有毒。

主寒热,鼠恶创,疽痔死肌,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等等。

在古代,没有形形色色的消毒用品,高度酒都极少见,焚烧雄黄、利用其毒性消杀,便成了行之有效的消毒方法。

不过,毕竟不比抗生素,又是外用,雄黄治不了患者体內的瘟疫。

江实初思虑片刻后,屏住了一口气,为病患进行望、闻、问、切。

赵齐在后头烧著热水,盯著江实初不辞辛劳,背影起起伏伏,心中满是复杂。

明知有染疫的风险,还是选择治病,通常来说,在太医院,这种有风险的事,都是由底层的医士来干。

底层医士,眼下这情况,指的自然是他。

江实初头也不回,“坐在那烧个水,要你何用”

“还不去煮一锅麻杏石甘汤,放凉拿来。”

“知道了。”赵齐闷闷地回应了一声,心下却是一松,手头上有事情做,免得遭人詬病。

所谓麻杏石甘汤,专治发热性瘟病,在后世,与银翘散、大黄截疫汤三合为一,製成了一道人尽皆知的流感良药。

连清瘟。

虽不能根治瘟疫,但药效清热解表,益气固脾,可以温养身子,改善病徵,可以让姑娘们好受些,多扛一段时日。

毕竟,治疫无法一蹴而就。

通常,要经歷很长一段寻找解药的歷程,方能找到对症的特效药。

又或许,熬到时令变化,疫源消散,瘟疫自然消失,不过,真到了这种状况,发疫之地早已十室九空。

他为姑娘们看过诊,有充足的样本,刨除其中的影响,已经看出病症之所在。

心、肝、脾、肺四脏无碍,只薪火微弱,多半是饿的,无关瘟疫。

脾灶薪火狂乱,显然已受瘟疫影响严重。

除此之外,眾女皆声音嘶哑。

病徵像极了前世经歷过的——天。

但他还不能確认,至少,在他运用类似牛痘疫苗的方法治癒之前。

“照顾好她们,我出去一趟。”

江实初吩咐一句,便走出了绣春院。

赵齐一人待在妓院,心下有些发怵,毕竟他与江实初不同,从未进过风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