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一个大早,小萍开车来接我。我带上事先准备的两个面包和两瓶矿泉水,随小萍出市区奔昌平进山了。上午十点,曲里拐弯走了一段山路以后,进了一个小山村。
很平常的农家四合院,院里栽着树木和瓜菜,很平常的一介农民,还带有老家口音,却不平常的热情和诚恳。紧紧握手之后赵老师说,我知道你,马林,正处在十字路口,对不对?
天,居然记住了我!我细看,见他五十左右,头发花白,美髯飘忽,两眼闪亮,整个一仙风道骨。随他进屋才发现,我们来得不算早,屋里早有客人坐等。赵老师给我沏了一杯茶,说,马林,你稍等,我先给两位作家画个小品。
屋里一声不吭坐等的居然是作家?只见赵老师站在画案前舒展纸笔,调色,便开始笔走龙蛇。
小萍问我,野狼,你感觉这画案如何?我说,很宽阔很专业做工很细。小萍说,是赵老师自己打的。我惊讶,赵老师会木匠?小萍说,还会瓦匠,院里的房子一半是自己盖的。
哇!怎么才叫能人呢?眼看着赵老师便把一幅写意山水人物画完成了,然后盖章。两位作家便接过来细看,啧啧称赞。赵老师要留他们吃饭细聊,他们说这就叨扰了,便告退。
客人走后,赵老师对我说,马林啊,我送你三首诗,供你茶余饭后思考,好不好?我说,好好,您请。
赵老师便裁宣纸,一幅幅写起来。第一幅写的是:无住——不住无住住不住,念念迁流如飞瀑,既然住也不可得,何不放心随它去。第二幅是:无我——不是无我不是我,真我恰恰是无我,我相一生四相生,大千世界热闹多。第三幅是:取舍——取之不得舍不得,不取不舍恰恰得,痴汉欲问得个啥,镜花水月空拳握。
赵老师写好就盖了章。问我,喜欢吗?我说,喜欢。问我,理解吗?我不假思索道,不全理解。赵老师说,那怎么还喜欢?
我说,经琢磨就喜欢。赵老师说,好,马林,你是实诚人,相信你能找到自我!
看看已到中午,赵老师无论如何要留我们吃饭,我坚持要走,小萍就说,客随主便吧,正好多听听,多学学。于是我俩留下吃饭。
赵老师的老伴很快就把饭菜做好。四菜一汤,焖米饭,菜是全素,都是现从地里摘的。吃饭时一个穿袈裟的年轻和尚在座。我问赵老师,这位师傅也来拜访吗?
赵老师说,不,是长修;村里正盖庙宇,他将来会住在庙里。
天,竟是跟随赵老师修行的!想想赵老师的诗,我心绪复杂。吃完饭,我和小萍商量,要么你先走,我住一宿再听听赵老师讲课,如何?